第(2/3)页 “那天在我家,看你挺喜欢这些书的,送给你的!”林为民说道。 阿诚一贯平静的情绪被打破了。 从他下乡插队的时候都要不远千里背着一大箱子书就知道,他是个爱书如命的人。 更别说林为民送给他的这几本书都是极为稀有的古籍善本,价值不是用钱可以衡量的。 “这……我……” 一向能言善辩的阿诚一时间有些张口结舌。 林为民这时笑着说道:“就当是庆祝伱的第一篇发表在我们《当代》上,以后好好写,争取多发表一些,最好是能结集出版。” 面对林为民的美好祝愿,阿诚没有言语,而是重重的点着头,眼神坚定。 “嗯!” 送走了阿诚,林为民回到办公室。 一双又一双眼睛盯着他,走到哪盯到哪,哪怕是脸皮厚到林为民这个程度多少也有点顶不住了。 “你们这是干嘛呢?”他不禁开口问道。 柳荫叹道:“我终于知道你小子为什么组稿那么厉害了!” “为什么?”林为民问。 柳荫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 贺启智幽幽道:“投其所好,恩威并施,软硬并用。” 姚淑芝补充道:“最重要,肯花钱!”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后面这句太重要了。 林为民不由得唾弃道:“庸俗!太庸俗了!你们这思想啊,狭隘!” 可惜,他这套对于那帮作者好使,对于同事们好像不太灵。 大家对他的话嗤之以鼻孔。 这小子的手段大家羡慕归羡慕,可实在是学不来啊! 几百上千块的稿费说借就借,一看就不便宜的古籍善本说送就送。 如果这帮人活到后世,大抵会朝林为民唾上一口痰,骂一句:“狗日的人民币玩家!” 又一日,荣世辉已经出院,现在在家养病,林为民代替他到文研所给学员们上课。 有了之前那堂课的交流,学员们对他并不算陌生,课上的气氛非常融洽,林为民亲和、幽默的风格赢得了大家的欢迎。 一堂课结束,下了课林为民没有着急走,而是跟大家聊起了天。 这帮学员,每一个都是发表过作品甚至是获得过全国奖的作者,很多人进一步就可以调入文协成为专职作家,这可都是《当代》的潜在供稿人啊。 在林为民的眼中,可这都是一茬一茬的好韭菜啊! 错过这样的机会,天理不容! 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文研所最近的大事。 最近所里流传了两件大事。 一件是下半年所里将会有一场考试,所里的第七期文学编辑班和第八期文学创作班的学员们一旦考试合格,将会在文研所毕业后被录取到燕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插班学习一年,1987年暑假前毕业,发给燕京大学四年制本科毕业证书。 而另一件事则是,文协正在向上面打报告,将文学研究所这个中国作家的摇篮改建为国立文学院。 听这名字,国立文学院,比文学研究所气派了十几二十条街。 这两件事,相辅相成。从林为民他们进文研所学习的时候就在谣传,并且当初为了学历的事,所里还特意经过文协向部里打过报告,可惜没通过。 要不然林老师现在就是燕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学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