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为民身边让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贺启智。 贺启智是国文社的资深编审,收入水平在燕京应该属于高收入人群。 他喜欢吃虾,以往每个月发了工资都要跑到市场去买两斤虾解解馋。 可到了今年,连海产品的价格都飞涨,原本能买二斤虾的钱只能买几只。 贺启智也不敢多买,还是那么多的钱,就买了几只虾,回到家里小心翼翼的烹饪出来,一家几口人一人分一两只,真就变成了解解馋。 像他这样的情况,国文社比比皆是,这一年大家过的真是小心翼翼。 今年过年,国文社的福利跟往年差不多,粮油、水果、鱼、肉,另外还有些日用品。 但大家分到东西,明显比往常高兴多了。 现在物价这么贵,单位发的东西越多,大家感觉越赚。 “这人啊,都是贱皮子!以前发这些的时候嫌东嫌西,这回好了,看看抢的!” 柳荫排在队伍中间,不知道是在骂别人还是在骂自己。 周围的同事闻言脸上都有些苦涩,这话听着不好听,却是事实。 对比今年以来的日子,大家就会怀念起以前的日子。 林为民在队伍的最后,听着大家的议论直摇头。 这几十年,国家的物资大部分时间内是匮乏的,可国文社的员工们身在燕京却很难体会到这种感觉。 什么地方缺物资,燕京也不会缺,这里可是首都。 林为民忍不住想起了那帮出差在外的基金会员工,为了希望小学以最快的速度建设完成,这群人连年都没办法在燕京过,寒冬腊月跑到了大西北,一待就是一个月。 不容易啊! 排着队领完了东西,林为民去王府井扫了一圈货,然后将郑国叫了出来。 “啥事?” “交给你一项光荣的任务!” “什么任务?” “给出门在外的基金会同志们送点年货!”林为民指着地上的一堆东西说道。 郑国看着地上的东西,问道:“你买的?” “嗯。” “你这个名誉会长管的也太宽了吧?” “送不送啊?” “送!” 郑国二话没说,扛上东西就走。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虑,他已经决定了调到基金会工作,招呼已经打完了,工作调动年后办,去了基金会算是个中层领导。 基金会派到外地不到十个人,年货并不多,挨家挨户送,一天时间就差不多。 郑国很清楚,林为民这次当然不是滥好人,而是为了他。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