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叶原以为,这位“求道者”会与自己一样,掌握造化,洞悉法力,斡旋乾坤,拨弄阴阳。 然而,实际上却并没有。 这位求道者,虽然极尽努力,可却仍然没有办法在新的环境之下生存。它的结果,最后便是……逝去。 苏叶强忍着没出手拯救这位求道者。因为,他知道,生命不会如此渺小。 而果然的。 虽然这位“求道者”逝去了,可是它却给其他的岩石生命开辟出了另一条道路和经验。追随这位“求道者”的岩石生命前赴后继! 随着时间的演化,岩石生命逐渐适应了岩石之外的地方。但是,就在这个过程中,岩石生命分为了两派。 一派是力求以自我为主体,将世界改变为类似自己适合生存的“岩石”。而另一派则是以“环境”为主体,力求适应环境。 很显然,这两派要走的道路,是完全迥异的。它们则是最开始出现“分歧”的存在。 虽然,这两派“生灵”,都是曾经那求道者的后代。可是如今在经过漫漫岁月的演化以后,他们却相互矛盾,相互对立。 苏叶将以环境为主体的存在,称之为“仙”。将以自我为主体的存在,称之为“魔”。 因为,“仙”追求的就是“自然”本身,就好像如今以适应环境为主体的岩石生命。 而“魔”,则是“磨炼”之含义。它选择了这条道路,注定了自身将会不断地经受磨炼。 由于“仙”还是“魔”的发展道路是固定的,所以,注定不能够依存。 一开始,“魔”占据上风,借助地火水风的力量,魔将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改变为类似“岩石”的物质。从而能在其中生存。 而“仙”,则只能够在物质之下,透过重重岩石之外的“地火水风”,进行对“灵气”的吸取。 但是,虽然看似有上下之分。可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在“大势”的安排之下。环境本身,对于“仙”和“魔”的影响极大。 如今是适合“魔”蕴生的时代。所以魔占据上风,可是伴随着漫长岁月,在这大岁月的过程中,环境从细微开始,发生着巨变。 终于有一日,宇宙中“大势”的作用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地火水风的波动超越了“魔”对环境的改变,从而让“仙”的力量得以极速增长。 “魔”也察觉到了这一点,于是不甘坐以待毙,开始利用经年累月积攒的“母体”对“仙”进行掠夺。双方发生了一场漫长的大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