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 一支近百人的队伍,扛着镐头、铁锹、斧子,浩浩荡荡地向着黑风岭进发。 林东走在最前面,身后是黑压压的人群,像一条土黄色的长龙,蜿蜒在山路上。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是在被原始植被覆盖的山坡上,用最原始的工具,劈开一条三米宽的通道。 “嘿哟!嘿哟!”号子声在山谷间回荡。 碗口粗的灌木被砍刀斩断,盘根错节的藤蔓被连根拔起,挡路的顽石被撬棍一点点挪开。 队员们的手上,很快就起了血泡,血泡磨破了,就用布条简单一缠,继续干。 汗水混着泥土,在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冲开一道道沟壑。 没人叫苦。 因为每砍倒一棵树,每搬开一块石头,都意味着那条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又向前延伸了一步。 另一头,最有经验的老猎人赵大爷,正带着一帮壮小伙,在悬崖边上挖坑立杆。 涂满黑色沥青的电线杆,一根就有几百斤重。 他们用最笨的办法,十几个人一组,前面拉,后面推,喊着整齐的号子,硬生生把杆子拖上陡坡。 立杆的时候,更是惊心动魄。 赵大爷站在高处,指挥着众人用绳索和杠杆,一点点将沉重的电线杆扶正,插进挖好的深坑里。 “一!二!拉!” “稳住!稳住!都别松劲!” 当一根电线杆稳稳立直,笔挺地指向天空时,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声震天的欢呼。 每立起一根杆,就像插下了一面胜利的旗帜。 邮电局派来的两个年轻技术员,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本以为这是趟苦差事,心里还有些埋怨。 可现在,看着这群精神昂扬的村民,看着他们用血肉之躯对抗着大自然,一种莫名的震撼涌上心头。 他们不再躲在后面指手画脚,也卷起袖子,拿起工具,笨拙地跟着干了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 一根根电线杆,从山脚开始,沿着山脊线,顽强地向着靠山屯的方向挺进。 那条乌黑的电话线,也像一条充满生命力的藤蔓,被一点点地牵引、拉紧,缠绕在电线杆上。 村里的孩子们,每天放学后,都会跑到山坡上,数着又多了几根电线杆。 那条“飞跃群山”的黑色纽带,离村子越来越近了。 近到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它所连接的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秋风刮过靠山屯,卷起地上的黄土叶子,却卷不走村委会广场上那股灼人的热气。 上百号人,黑压压一片,把小小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