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 “要发展多种经营,搞活农村经济……” 林东猛地停下脚步,站在原地,像一尊雕塑。 来了!它终于来了! 那席卷了整个神州大地的改革春风,终于吹过了千山万水,吹到了这兴安岭的旮旯里! “解放思想!”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搞活农村经济!” 林东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一股热流从胸膛直冲天灵盖。 不仅仅是林东。 整个靠山屯,都被这条重磅新闻炸开了锅。 田埂上,正抽着旱烟的老汉停下活计,侧耳倾听,烟锅里的火星掉在裤腿上都没发觉。 “老王家的,你听着没?”一个婆娘在井边对着邻居喊, “广播里说……说让咱自个儿干,先富起来?这是真的假的?” “啥叫‘搞活经济’?咱……咱现在这就算搞活了?” 当晚,林东召集了所有村干部和社员开会。 屋子里,烟雾缭绕,但所有人的眼睛都亮得吓人。 “大家伙儿都听到了!”林东的声音前所未有的洪亮,他摊开一张托人从县城带回来的《人民日报》, “上面给咱们指明路了!甩开膀子干,没错!大胆去挣钱,没错!咱们靠山屯,要做的就是第一批先富起来的人!” 李长山一拍大腿,看着林东,满脸的惊叹和佩服: “林东……你这脑瓜子是咋长的?俺们还在琢磨咋填饱肚子,你咋就跟上面想到一块儿去了?” 林东笑了,笑得无比舒展和自信。 他走到门口,目光越过眼前的村落,投向了那片沉睡中绿水青山。 那里,才是靠山屯真正的金山银山! 第二天一大早,“滋啦……喂,喂!” 大喇叭里传出一阵电流的嘶鸣,随后,林东清了清嗓子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靠山屯。 “屯里的老少爷儿们,都听着啊,说个事儿!” 地头田间,屋前炕上,正在忙活的村民们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计,竖起了耳朵。 林东这小子,每次用大喇叭喊话,都准没小事儿! “前头修路,大伙儿都辛苦了!咱们屯子现在是旧貌换新颜,那条通往‘猎人小径’的路,我给起了个名,叫‘珍珠项链’!景点咱也都拾掇得差不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