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整整两个版面! 《雪后靠山屯》、《猎人小径秋色》、《山泉边的狍子》。 白雪的画! 虽然是黑白的,但那熟悉的景,熟悉的物,那股子灵气,隔着纸张都要溢出来。 “天爷!这不是咱村后山那条道吗?” “快看快看,这狍子,画得跟活的一样!” “这上面写的啥字?”一个不识字的老爷子急得直拍大腿。 林东清了清嗓子,指着那段铅字,一字一句地念道: “兴安岭深处绽放的艺术奇葩……她的画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念得不快,声音里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 村民们听得似懂非懂,但“奇葩”、“热爱”这些词还是听明白了。 他们望向站在人群后头,脸蛋红扑扑的白雪,眼神里满是惊奇和骄傲。 这可是省城的杂志啊! 他们靠山屯,上省级报纸了!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天之内飞遍了靠山屯的角角落落。 紧接着,县里文化馆的电话直接打到了村委会,秦教授亲自推荐,要给白雪办个人画展! 这下,连最爱说风凉话的懒汉,走路都把腰杆挺直了几分。 好事,仿佛约好了一样,接踵而至。 省报副刊登了柳诗人的《兴安岭组诗》,方摄影师的《林海日出》在省里获了奖…… 靠山屯,这个以前在地图上要拿放大镜找的地方,突然就在文化圈子里,有了名号。 这天上午,一阵“嗡嗡”的引擎声由远及近。 一辆半旧的绿色北京吉普,慢悠悠的爬上坡,停在了村口的大槐树下。 车门打开,下来两男一女。 咔叽布的衣裳,帆布的挎包,脚上是干净的回力鞋,一看就是城里来的“文化人”。 “请问,林东同志在吗?”带头的中年男人扶了扶眼镜,客气地问。 “我就是。”林东放下手里的活计,迎了上去。 “哎呀,林书记!可算找到你们这儿了!” 中年男人热情地握住林东的手,“我们是看了报纸和白雪同志的画,专程从省城过来看看的!” 游客! 这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慕名而来的游客! 林东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