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待明年换届那个真正的“大考”。 到那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如果除去暗地里的较量,明面上的风头人物只有一人,那就是陈默。 这段时间,城投集团并没有受到钱汉忠事件的冲击。 几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试点项目,在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质疑后,进展顺利,效果显着。 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整宽敞,蜘蛛网般的电线被规整入地,新装的路灯照亮了夜晚,原本杂乱的边角地,被巧妙地改造成了小小的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场。 原本拥堵不堪的几条微循环道路,经过拓宽和重新规划,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新规划的停车场和充电站,也开始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谁真正在为他们做事,他们心里清楚。 “以前下班回来,找个停车位跟打仗似的。现在好了,新建的停车场离家近,还便宜!” “路好走了,灯亮了,晚上带孩子下楼玩也放心多了!” “这个陈总,年轻是年轻,但真干实事!”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这样的议论越来越多。 陈默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本地媒体的正面报道中。 “城投集团董事长陈默: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 “年轻企业家陈默:让城市更有温度” 各种赞誉纷至沓来。 陈默,这个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干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明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省里的优秀年轻企业家”称号,也如期落在了他的头上。 在省城举行的表彰大会上,陈默从省领导手中接过奖牌。 镁光灯闪烁,镜头聚焦。 他穿着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面容沉稳。 面对镜头,他没有丝毫的得意或张扬,只是平静地陈述着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 言语朴实,态度诚恳。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落实细节。 沉稳,务实,不骄不躁。 仿佛那些荣誉和光环,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这种表现,赢得了更多的好感。 就连一向对陈默提拔持保留意见的张林,最近也一反常态,在各种场合对陈默和城投集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陈默同志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市政府也是全力支持的。” 在一次城投集团的现场调研会上,当着众多媒体记者的面,张林热情地拍着陈默的肩膀,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陈默同志虽然年轻,但政治过硬,执行力强,在复杂局面下打开了工作局面,成效显着。” “这充分说明,我们当初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决定是正确的!” 张林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姿态也放得很低。 这无疑为张林本人也赢得了不少印象分。 毕竟,他才是政府名义上的“一把手”,城投集团的成绩,自然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张市长过奖了,这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陈默的回答,依旧谦逊得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