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师弟,你没跟我开玩笑吧?”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压不住的困惑和莞尔。 他甚至下意识地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屏幕,确认这电话确实是那个总能把天捅个窟窿的小师弟打来的。 “造车是好事,绝对的大好事!能进一步夯实咱们国家的工业基础,也能带动一大批上下游产业链。” “但这事儿……貌似用不着这么大的阵仗吧?” “你要是缺生产资质,或者需要政策倾斜,打个招呼,我这边就能帮你协调好。” 在他看来,以青禾村如今的体量和技术储备,进军汽车行业,只是一件水到渠成的商业行为,而不是一个需要惊动更高层面的战略决策。 “师兄,你先别急。” 许易听出了他语气里的疑惑,笑着说道。 “我说的这个车,跟咱们现在满大街跑的那些四个轮子加一个壳子的东西……” “可能,不是一个概念。” 不是一个概念? 刘师兄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再一次绷紧,甚至比之前绷得更紧。 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许易话语里那股熟悉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这小子,又来了! “详细说说。” 他的声音沉稳道。 “其实车本身,技术上已经没什么问题了。” 许易的语气依旧轻松,好似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今天打这个电话,主要是因为……跟车配套的一些东西,需要国家这边提前动手,完善一下。” “配套?” 刘师兄的脑子转得飞快。 “充电桩?全国能源补给网络?还是……自动驾驶需要的高精度地图和城市基建改造?” “都不是。” 许易干脆利落地否定了。 他顿了顿,然后用一种探讨般的口吻,抛出了一个有些毫不相干的问题。 “师兄,你觉得,我们国家目前的交通法规,完善吗?”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没头没尾,刘师兄一时间没能跟上他的思路。 “当然完善。” 他沉声回答。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修订,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无论是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还是行人,都有着非常详尽和严谨的规定,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完善的交通法规之一。” “嗯,我也这么觉得。”许易赞同道,“确实非常完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