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论是《草房子》亦或是《诗云》,都表明了类型文学的创作手法与严肃的思想探索并非泾渭分明,顾远的作品就是在二者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当然,并非所有声音都一致赞扬。 毕竟现如今顾远的身份愈发显赫,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大众对他的作品自然也会更加严苛挑剔。 比如就有读者发帖直言:“相比于《乡村教师》中那个用生命点亮文明之火的乡村教师形象,《诗云》里的人物显得苍白以及符号化。” “顾远是不是过于沉迷探寻思想,而忽略了小说最基本的叙事魅力?” 这篇帖子立刻获得了不少附议。 “同意,读完感觉很震撼,但震撼来自于那个点子,而不是故事本身。” “我还是更喜欢《乡村教师》那种有温度的故事。” 当然,自然也会有拥护者。 “《诗云》的魅力本就不在于塑造一个多么立体的人物,它的主角就是那个思想本身!” “你们要求一部两万字的小说面面俱到,是否有些苛求?” CR7:“从《闪光的生命》到《诗云》,顾远的科幻始终在探索‘何以为人’这个主题,这才是他科幻美学的连贯性体现。” …… 在一片或理性或激烈的讨论中,一些风格迥异的声音也混了进来。 因为某些娱乐文化小报也来凑了个热闹。 “科幻王者顾远重磅归来!《诗云》出世,整个圈子为之颤抖!” “统治了两年短篇小说领域的那个男人,他……回来了!” “震惊!李白毁灭了太阳系?顾远带我们一起探寻诗仙李白不为人知的往事!” “快带孩子来看这篇《诗云》!阅读推广大使看了都说好!” …… 即使这是相对小众的科幻小说,在有着顾远名头的加持下,相关话题的阅读量依然是迅速攀升。 相较于那些颇为专业的讨论,普通读者的感受则更为直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