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从哪里听到的谣言,哪有仙伞,我打听了,是南郑百姓给陛下送的万民伞。” “对对对!是万民伞!按理说伞应该不小,我还以为有屋子那么大,现在有点失望!” “我觉得应该就是普通伞大小,只不过为了弄了一个好名声。” “不一定吧,等亲眼见到,说不定能让大家惊艳。” “不管如何,此次陛下推行德政,咱们确实得了实惠,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减轻徭役。” “一个一个来,咱们大汉越来越好,说不定等老朽的孙儿长大,就不用咱们服徭役了。” …… 半响,帝王的步辇出现在东宫门。 众人惊诧,陛下亲自出来了。 现场众人跪伏行礼。 刘彻走下步辇,缓步走到两名老叟面前,亲自将他们扶起,“两位老人家请起!” 饶是南郑太守也没想到刘彻会亲自出宫相迎,原以为最多是在未央宫接见他们。 代表南郑送伞的两名老叟此时老泪纵横,激动地看着刘彻。 “陛下天人之姿,雄才伟略,老朽相信大汉一定会越来越好!” “我终于见到陛下了,就是马上死了,也值了,陛下,老头两个儿子都被匈奴杀了,你给他们报了仇,现在算赋、口赋也没了,好啊……好啊!” 刘彻面色和缓,一手托住一名老者,温声道:“让尔等此番舟车劳顿给朕送伞,实属朕的罪过!” “不罪过,不罪过,老头为了抢这个机会,可是打败了不少人。陛下,你别看 老头老了,老头的牙还没有掉光呢。” “陛下为民操劳,老朽能代表南郑百姓给陛下送伞,是老朽的荣耀,陛下这么说,折煞老朽了。” …… 刘彻耐着性子听着两名老者絮絮叨叨的言语,脸上笑容加大,等他们说完了,让内侍搀扶老叟,然后让人打开了盛放万民伞的箱子。 看着箱子里面的五把巨伞,他有些惊诧。 原先以为只有一把。 五把巨伞分别是“白”、“青”、“黑”、“红”、“黄”,一看就知道对应五德颜色。 每把伞盖上挂满了各色布条,丝绸、棉麻都有,虽然经过仔细整理,乍一看还是没多少美感,上面的布条都是各家献出来,每一个布条都写了名字。 可是当内侍将五把巨伞撑开时,众人都情不自禁地惊叹出声。 果然汉中百姓就是聪明,这伞看着真的好壮观。 刘彻嘴角的弧度怎么都压不住,大手托起一块布条,看着上面的名字,“莽”、“虎”、“ 寻乐”、“麻三”、“宋大”……虽未见过,可是从布料与名字,他的脑海仿佛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这些都是他的子民,大汉的百姓。 之后,刘彻亲自在未央宫招待了两名老叟以及南郑太守,派人陪两名老叟在长安游逛,让他们见识一下扩建后的长安城,并且免了南郑一年的赋税。 消息传出后,不少地方官吏扼腕叹息,他们晚了一步,让南郑拔得头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