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陈宫降长安大定-《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2/3)页
    吴军太强大了,连曹操都是节节败退,他与曹操及西凉马腾韩遂三方联合,都不是对手,现在仅凭一个长安城对抗吴军,那就是找死。
    关键是吴军会接受他的归降吗?他的价值在哪里啊?
    所以一切还得仰仗吕布!
    如果吴军接受吕布,那自然能接受他。
    假如是普通将领,臧霸、孙策、魏延等人自然能够决定,可吕布不一样。
    天下第一猛将,可是又是无信之人,该怎么办?
    陈宫为吕布说了很多好话,他认为,吕布当初在关中被曹操算计之后,逃回并州,已经没有任何野心了。
    投到袁绍麾下,那是真心实意的。
    吴王陶应麾下人才济济,可吕布并非没有作用,外族听到飞将吕布的名号,个个胆寒,吴王可以让吕布镇守塞外。
    并且陈宫给出了制约吕布的最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的家眷。
    吕布和其他人不一样,他不是枭雄,他很在乎自己的家眷,只要家眷不在军中,吕布就不可能反。
    如果陶应不接受吕布的归降,虽然可以武力夺取长安,最后斩杀吕布,但是邺城之战和幽州之战会打的很艰苦。
    曹操可是枭雄啊!
    既然不接受吕布的归降,那曹操的将士肯定要死战到底。
    人人都知道吴王陶应心怀天下百姓,自然不愿意看到更多的伤亡。
    臧霸、孙策、魏延、法正、周瑜等人经过商议,觉得陈宫说的有理,决定权还在主公手里,于是写了一封信,与陈宫的信一起送到了濮阳。
    “奉孝以为,可接纳吕布归降吗?”陶应看到郭嘉将两封信都看完了,问道。
    “陈宫所言倒也有一定的道理,以吕布为将镇守边关,必能确保边境的百姓不遭受外族战火的侵袭,但丁原董卓之事,前车之鉴……”郭嘉眉头紧锁。
    陶应听了郭嘉的话,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白门楼一段。
    不知历史上有没有这一段,但罗贯中写出来,显然是将曹操的心思完全把握住了。
    只要这一句话说出,曹操是必杀吕布。
    那郭嘉今天把这一句话说出来,并不是让陶应去杀吕布,因为陶应不是曹操,并没有多疑的特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