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追穷寇不学霸王-《三国之徐州枭雄》


    第(1/3)页

    吴王陶应下达了对冀州最后一战的命令,从渤海到邺城大战全面展开,吴军势不可挡,以席卷天下之势横扫冀州。

    魏军全面溃败。

    除了邺城之外,冀州其他的郡县皆被吴军占领,所有官员全都归降。

    这样的结果,就连吴王陶应也没有想到,他还没有到邺城城外,暗卫和斥候就将各处的战报送来了。

    “没想到此战竟然如此顺利,恭喜主公,天下马上要平定了!”郭嘉兴奋无比。

    十几万魏军灰飞烟灭,李典和许攸逃到了幽州,乐进逃到了邺城,俘虏魏军七万余人,斩杀卫军近三万。

    如果是平时,要取得这样的战果非常不容易,有坚固的城池,有充足的粮草和兵甲器械,必是一场旷日持久之战。

    但正如主公所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主公深得民心,天命所归,治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整个南方繁荣、昌盛、和平,谁不向往,到现在没有人愿意为曹魏继续再战,所以主公的兵马所到之处,才能势如破竹。

    陶应高兴之余也是一番感慨慨。

    “本王自中平五年,率领兵马随父进入徐州剿匪,至今已整整十八年,天下百姓遭逢战火太久了,太需要安定和平了……”

    “自桓灵始,权臣当道,外戚与宦官把持朝纲,致使庙堂之上腐朽不堪,四野之内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然天下能有主公,大汉百姓又何其幸哉!”郭嘉也非常感慨。

    他看着主公陶应,回想起第一次见面时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尽管当时他已认定,那个少年乃人中之龙。

    可现在发现,他已多次低估了主公之能。

    天命之子,绝非乱世枭雄可比。

    袁绍、曹操、刘表、刘焉、孙坚、公孙瓒等,皆可称一代枭雄,但与主公相比,无论是文治和武功,还是相差甚远。

    与主公生在同一时代,是他们之不幸,但又是天下百姓之幸。

    “主公,幽州的暗卫送来消息,曹操的儿子曹丕到了涿郡,看来许攸和李典逃往幽州是有计划的!”郭嘉又翻看了几封情报,“不过他们都是螳臂挡车,黑山张燕的五万兵马,放在其他时候,或许是一股很强的力量,但面对主公,依旧是不堪一击!”

    “奉孝说的没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时人心思定,不要说幽州的那些世家官员,即使张燕麾下的兵士将领,也不会和我们为敌,怎么可能听曹丕的?陛下的旨意,魏王的命令此时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纸空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