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6章 战略会议记录-《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道天在完成实验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检查之前互联网大战之中自己的收获,就比如说那艘翠云烟花舰,准确的说他应该叫翠云烟花飞船。虽然他现在并不能明面上利用这艘船,最多暗地里扣下一些能源作为自己的私房钱但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驱动仙蛊屋所需要的能源总量相当庞大。每次启动都要消耗数以千计的仙元石,而道天现在伪装成这艘船的主控程序,多多少少能扣留下来一部份。而这一部分就可以趁一些特殊的契机落到他的手中。比如说在高空中航行的时候,直接丢出去。计算好弱点的话,从天而降的包裹会刚好降落在他所在势力的附近。接下来只需要出海打捞就可以了。

    仙元石虽然是珍贵的东西,但珍贵程度倒也没那么高。对于他现在这个等级的城邦来说的确是比较值钱,每一块都相当于好几天的营收,但对于那些真正的大人物来说,其实不算什么,丢一块在海里也引不起多少人的注意。

    道天这天还是像往常一样,从飞船运行的能源之中榨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油水。然后跟着飞船排出的垃圾一起丢进海里。在榨油水的同时,顺带手的还在检查数据库中的内容。查一查系统日志之中是否有什么机密信息,对于现在已经基本掌控了整个系统的他来说,对面还真就没有多少秘密可言。而随着他仔细阅读。很快他就发现今天更新的系统日志之中。多了一些加密之后的重要内容,这种加密对于外人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系统本身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他直接读取了系统内缓存之中的密钥,解码了加密文件。

    随后读取到的内容让他眉头紧皱,这是一份进攻计划,联合了数10位仙人一起发动进攻。出动的海船飞船数量达到了数万,总吨位超过了五千亿吨,其中出动的八转仙人数量就达到了5位,可以说进攻的规模极端,声势浩大,甚至还有三位传说之中的7级机械师,跟随着队伍负责舰队的维护,具体他们的水平有没有达到?世人无从得知。但这个进攻的规模,放在技术扩散以前。足以灭掉一整片大陆了。

    而他们进攻的目标则是北原,当真是柿子挑软的捏。不过也的确如此,他们也只够得着北原,如果企图进攻中州或者南疆的话。那和自寻死路也没什么分别。天庭他们本来就打不过。而现在逼的天庭都不得不采用防守姿态的山河共和国,那就更是如日中天。至于说西漠,双方之间的领土根本就没有任何接壤的地方,就算是想要进攻也没有机会。剩下的就只有技术扩散的最少的北原,算得上是软柿子了。

    “这帮家伙什么情况?劳师动众动用这么多部队去进攻北原,这不合理呀?没道理这样的,初步工业化之后,应该更注重自身的利益才对。无利不起早。正常情况下,完全没有理由组织这样一支部队向北发动进攻的,这是吃错药了吗?”

    道天不理解的发出了疑问,同时也在继续翻查系统日志。查看有关于这次行动的会议记录。这艘船的主人也算是高层之一,有资格参与到会议之中去。所以会议记录是能够翻查出来的。虽然按道理来说这些东西都应该销毁了,也就是点击过删除,但就算是真的删除了,在系统硬盘之中都能够把数据恢复出来。更不要说整个服务器都被彻底掌控了的情况。这东西只要出现在过内存之中。他就都能给翻出来,毕竟服务器可从来没有关机这一说。内存里的东西也会留下痕迹。

    道天在会议记录上。看到了,最近召开了大量大大小小的会议。此前他懒得翻这些会议记录,因为讨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部分都是对外贸易。对中州跟贸易利润是最高的。一方面是中州官方对于山河共和国的文化入侵十分抵制,官方有压制各地工业化的倾向,但又因为无数年来的积累,整个中州无比富有,有着充足的购买力。因为本土化的工业没有发展起来。就只能向外部进口设备满足内部的工业需求,于是让东海赚到了大量实体财产,另一方面就是,东海和中州之间的边界线是最长的。比起南北两侧的边境线要长多。悠长的边境线也让边境贸易更为繁荣。特别是跨海贸易,因为运输成本极大下降,大宗产品也可以在贸易之中进行交易,而这些利润率不高的东西,有时候反而才是利润的大头。

    相比之下,和南疆的贸易就是纯纯的在给南疆人送钱,双方之间工业化程度的差距过大。他们也只能用国内的自然资源来换山河共和国先进的机械产品,而且还得找门路才能走私进口来。明面上是根本拿不到的。

    所以会议上对于南疆的情况,大多数人都选择避而不谈,说多了心累。

    而相对应的会议之中,最近提到次数变多的就是北原,因为之前和北原逐步发展起来的贸易,最近出现了颓势。北边进口工业品的数量开始减少,导致东海大量企业因此而受到损失,甚至有不少因为短期利润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倒霉蛋。

    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之中,可没有什么责任有限公司的说法。全都是无限责任制,倒闭了也得还钱。可以说一个不好就要跌的粉身碎骨,万劫不复。北边进口量减少带来的波动虽然不大,但也差点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危机。这里面其实还真有数字之城崛起的事儿,数字之城崛起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又创造了海量的虚拟财富。让原本经济危机之中资金无法顺畅流动的东海。多了一丝润滑剂。使得没有彻底滑落到经济危机的深渊之中。悬崖勒马,停了下来,重新恢复了稳定运转。但这种稳定也只是表面上的。内部的经济结构已经摇摇欲坠。畸形的经济模式让他们对外界的贸易市场极度渴求,特别是技术较低,堪称殖民地一般的产品,倾销地更是如此。中洲好歹底子比较硬,就算是一定程度的抑制工业化发展。靠着雄厚的资源底蕴,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的也还算不错。北原那就是真的纯纯倒霉了。

    自然环境这一块就不说了,10年一度的大风雪也算是5块大陆之中的独一份,虽然近年来随着长子之灾爆发,王庭福地破碎,八十八角真阳楼倒塌,等一系列的大事件发生。北原的天灾逐渐趋向于平稳,不再像之前那般爆裂,但这也只是相对而言的。之前这一系列大事件本身就是对民生的极大打击。几场大灾难下来,整体人口数量都下降了5%。整个北方根本就不用谈什么经济体系的发展了,直接就是处在崩溃的灾后重建之中。

    就这个技术水平,在技术大扩散的时代里,没有沦为半殖民地,都已经算是幸运的了。早期可以说纯纯的是东海的商品倾销地。随便搞点工业品运过去,就是大把大把的利润捞到手,这一点在诸多会议记录之中的账本中就能够翻查出来得以确定。

    可以说北原灾后重建的旺盛需求。算得上是东海经济持续增长的一大支柱,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财富被输送到了东海,让这个原本空中楼阁一般的经济体系得以高速运转起来,充实了那些坐在最顶层的仙人的腰包,甚至让他们多造出了好几座仙蛊屋,这已经是底蕴层面的提升了。

    真正让他们决定发动战争的。当然也是利益。相关的利益就是北元,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开始对边境贸易进行严格管制,开始对入境产品收取高额关税,高到了他们在北原贩卖这些商品,都很难获取多少利润。原本一本万利的买卖,现在竟然是变成了几乎无利可图的小本生意。

    这种事情怎能让人不恼火?所以他们这才发起了这场战争。一方面当然是要让北方的那群家伙打开边境之门,接受自由贸易,逼迫他们取消关税,让大量廉价低技术的工业品有地方倾销,另一方面,发起这场战争,虽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但其实同样也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顺带手的拉动了经济继续增长。

    这里面包括了实体经济也包括金融产业,道天对后者其实并不太感兴趣。那些看起来高明的经济政策,看起来高深莫测的商场商战。在他看来万变不离其宗,和他们在古代玩的那套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过是改了个名字,即便没有学过相关的专业理论著作,他对这些事情也都心如明镜。

    他真正感到有趣的是为何北方人要拒绝对外贸易收取高昂关税,如果真的只是为了收一笔钱。那关税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设置的这么高。设置的太高,反而不会有人愿意去贩卖商品,导致官方各个渠道的收益降低。维持关税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状态。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

    历史上这样做的视力一般都是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打击竞争者的经济体系。也就是让自己的敌人有东西卖不出去,最终让这些东西烂在手里,最好未来等到这些好东西价格跌到极其离谱的时候,自己再顺手去抄底一下。另一种就比较特殊了。通常情况下,外来的先进工业品对一个组织内部的。个体成员都是有用的。廉价的工业品绝对算得上是一种福利。可以让整个市里的人都能以物美价廉的价格购买到便宜的商品。但问题是这也就建立了惯性的思路。在遇到有什么需要的工业品的时候,不会想着自己去制造,而是想着造不如买,反正买也很是便宜。如果自己制造的话,价格恐怕会极其昂贵,那是他们谁都不愿意承担的代价。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不是最先那一批摘桃子的人,就算是后续进入到了技术扩散的轨迹之中,进入到了基础工业已经奠定完毕,后面高速发展的时期之中。前期付出了太多代价的人,也有可能出现。实力不足,难以在最后收获果实的时候,占据优势的情况。

    除此之外,有先进优秀的外来商品,也会使得本地生产的商品受到严重的打压。比外来的产品差一个技术等级和差一百个。其实是没什么区别的。因为对方只要肯稍微降价。就能够逼的你一丁点都卖不出去。因为成熟的工业品稍微降价就可能降低到比你的成本价还低的程度。这种恐怖的压制之下,本土的工业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根据会议上讨论的种种信息来看。北方似乎正在发生一场工业革命,正因如此,他们才在抵制外来商品。保护国内的工业起步,从而保证工业在起步的过程中,不会瞬间就遭到不可逆的破坏。正因如此,他们才选择关闭贸易渠道。几乎彻底断绝进口贸易。

    在搞清楚这些之后,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出动舰队尝试攻打了。如果不消灭掉这群准备搞工业化的主力军的话。那他们的商品就会一直被拒之门外,更可怕的可能是这群人靠着工业化逐渐追上了技术差距。那就意味着以后即便是贸易重新展开,他们的东西也很可能会卖不掉,甚至可能会因为对面技术迭代的速度太快。从而出现在某一时刻技术被反超,出现贸易逆差的可能性。

    道天在从会议记录之中查到相关的信息之后,就已经断定了接下来的这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双方有着本质的利益冲突,彼此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出现这种局面。一场你死我活的厮杀。恐怕很快就会在北方的边境线之上展开。而相关的情报也被他迅速送回了山河共和国,他并不知道。主持北方工业化的人是谁?但本能的觉得这画风说不定是国内的熟人。

    【未完待续】

    求收藏,求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