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时间久了,不一样会出现波动? 这大吴宝钞说到底也只是纸,跟铜板还不一样,朝廷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若是到时候一文不值,他又该如何是好? 正犹豫着呢。 听见贾似甄的声音再次响起。 “在下手里如今只有大吴宝钞,到银行去换成金银也不是不可,只是这几日,在下有要事去办,实在是腾不出空。 当然,在下也能明白刘掌柜的顾虑,这样,刘掌柜若是实在不放心,等交易那天,刘掌柜可以多请几位大吴银行的伙计,来验一验大吴宝钞的真假,到时候直接换成金银,如何?” 贾似甄看着眼前的刘掌柜,表现的还算真诚。 刘掌柜听见这话,思索了几秒,也不再犹豫,点了点头,道:“好,就照贾掌柜说的办!” 顿了顿,又道:“那我先去看一看,五天之内能否凑到十万石粮食!” “好。” 贾似甄点了点头。 两人互相行了一礼。 刘掌柜便转身离开。 半个时辰后。 靖北侯府。 身形清瘦的粮商刘掌柜,拘谨的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锦衣华服的靖北侯,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这一位靖北侯虽是没有上过沙场,但平日里并没有荒废武艺,因而看着有几分杀伐果断的气质。 作为胡嵩一派的核心,他捞银子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倒卖粮食,赚的最多! 大吴良田遍布,物产富饶,导致粮价一直维持在适中的水平,算不上低,但也绝对算不上高。 只要把粮食运到北面的周、乾、燕三国,价格便能勐涨! 尤其是这段日子,北面的三国战事不断,急缺粮食,价格更是能翻上一番。 来回倒腾一下,银子便如同流水一般,哗啦啦的进账。 “按照市面上的价格多出一成,那也多不了多少嘛。” 靖北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悠哉道。 刘掌柜听见这话,忙不迭的道:“回侯爷的话,那人所说的市面,是按照黑市上的价格,本就比收上来的价格翻了一番。” 靖北侯眼眸一亮,缓缓放下茶杯,道:“这么说,是在翻了一番的基础上又加了一成?” 刘掌柜一脸的恭敬,忙不迭的道:“回侯爷的话,确实如此。” “十万石粮食,翻了一番,又多了一成,来回一趟,能挣个六七万两,这样的生意,为何不做,还要来请示本侯?” 靖北侯瞥了他一眼,不冷不澹的道。 刘掌柜听见这话,心里一惊,忙不迭地解释:“回侯爷的话,小的来叨扰侯爷,最重要的原因乃是此人来路不明,又急等着筹备粮食,好似十分急迫的样子。 而且,他说话虽是带着越国的口音,但瞧着像是北边三国的人,因而,小的推断,他极有可能是北边三国派来筹备军粮的。 小的想着朝廷如今正筹备着和北边的乾国打仗,若这人是周、燕两国的,倒还好说,可要是乾国的人,小的岂不是犯了大错。” 靖北侯听见这话,仍旧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瞥了他一眼,悠悠道:“乾国和周国如今已经结成同盟,你不知道?” 刘掌柜微微一怔,张了张嘴,正要回答,还没开口就听见靖北侯继续道: “燕国和我大吴之间隔着乾国和周国,不用想,本侯都知道粮食压根卖不到那边,燕国的卖不过去,乾国和周国的不能卖,这粮食还能卖给谁?越国吗?” 刘掌柜大概明白了靖北侯的意思,低下了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越国同样物产丰饶,粮食卖到那边,挣不了多少银子。 因而,只能卖给乾国和周国。 靖北侯见刘掌柜不说话,摆了摆手,道:“下去吧。” “是,侯爷!” 刘掌柜得了暗示,站起身,转身就要离开。 走到一半,想到自己听到的那些小道消息,又是犹豫了起来。 停住脚步,转头看向靖北侯,鼓起勇气,颤声道:“小的实在惶恐,若是那人真是乾、周派来筹措军粮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靖北侯打断。 “本侯都不怕,你怕什么!” 刘掌柜听见这话,忙不迭的行礼:“小的知错了,小的这就去办!” 说完,不敢再停留,快步离开。 走出靖北侯府后。 阳光撒在他的身上。 他非但没有感受到丝毫的温暖,反而觉得阵阵寒意袭来,让他不禁的打了个哆嗦。 不出意外的话,朝廷若要北伐乾国,靖北侯是主帅的人选之一。 就算他不是主帅,也是武勋,到时候也是要上沙场与敌人厮杀的! 这样的一个人,毫无疑问,对朝廷而言至关重要! 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了挣几万两的银子,竟是将粮食卖给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