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南宫云舒的美眸里,也充满了疑惑。 “此物,名为‘曲辕犁’。”方寒站起身,用树枝轻轻点了点地上的草图,语气平淡。 “你看这里,”他指向那截弯曲的短辕,“直辕改曲辕,不仅用料更省,犁身也更轻便,一人一牛便可轻松操作,大大节省了畜力。” “还有这里,”他的树枝又移到了那个可以调节的装置上,“此为犁评,可控制入土的深浅。土地板结,便调深一些,破土更有力;土地松软,便调浅一些,耕得更快。不像你们的直辕犁,深浅全靠人用力,一整天下来,牛累,人更累。” “最关键的,是这个,”方寒最后点在了犁壁的位置,“改进了犁壁,翻土更为省力,转向也更为灵活,不再需要像从前那般,耕到地头还要将整个犁抬起来。其耕作效率,至少是你们现在用的直辕犁的三倍以上。” 方寒每说一句,沈观的眼睛就瞪大一分。 起初,他只是茫然地听着。 可当方寒说到“一人一牛”、“可调深浅”、“效率三倍以上”时,这位熟读经史,亦通农事的县令,脑子里仿佛有惊雷炸响! 他的呼吸,猛地变得急促起来! 迷茫、惊疑、恍然大悟……无数种情绪在他脸上交替闪过。 最后,尽数化作了无与伦比的狂喜与震惊! 他猛地往前一步,死死地盯着地上那几根简单的线条勾勒出的草图。 仿佛看到的不是一张草图,而是能拯救全县数十万百姓性命的无上至宝! 是了!是了! 弯曲的短辕可以减少回转的力气! 可以调节的犁评能应对不同的土质!这……这简直是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 为何如此简单的道理,千百年来,竟无一人想到?! “天……天才!不!神!神迹!这才是真正的神迹啊!”沈观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 他猛地一甩官袍,竟是又要对着方寒跪下去。 那神情,比之前见到神井出水时还要狂热百倍! “先生!您……您不只是活神仙!您是……您是农圣在世啊!!” 这一跪,饱含着一个读书人对于开创时代的圣贤最崇高的敬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