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奇货可居吕不韦-《重生香江:纵横四海》


    第(2/3)页

    科技港的地理位置优渥,不然当初李哲凯也不会冒着被制裁的风险,愣是把科技港变成地产港。

    好酒需要时间的发酵,他等不及,也不想去等。

    如今香江电讯、米粒科技,两家企业拥有近万名职工,也是香江除了金融地产,唯一能拿出手的科技企业。

    他们的存在,就像一群哈士奇走出一只狼王,这也是郑耀阳的依仗之一。

    创造就业跟税收,还有牌面,无论是谁掌权,跟他们都没有关系。

    哪怕六年后香江回归,香江电讯的行业霸主地位都是不可撼动。

    吴正光让助理摊开地图,指着一片海域较为平坦的区域:“这里的水浅比较合适建造码头,但又是自然保护区,估计很难通过政府的审批。”

    郑耀阳摸着下巴,陷入沉思:“既然是自然保护区,那码头事项就暂时搁置吧,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码头对水域的污染很严重。

    一旦建成,以后想搬迁,恐怕也找不到愿意接盘的人。

    因为时间越往后,香江的商人除了会炒房子,也只剩下会炒房子,而他们在香江工厂却迟早要向内地迁徙。

    贝沙湾的道路四通八达,距离维港又不远,似乎没有必要专门建造码头。

    下午未时五刻,大概两点十五分,按照风水大师的说法,这个时间是科技港项目最佳的竣工时间。

    三牲五谷六畜还神恭送土地爷,感恩土地爷过去两年的庇佑,让施工期间没有出过人命,也很少出现事故。

    无论动土仪式,或是竣工的仪式都很繁琐,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流程。

    整整持续两个多小时,又是敲锣又是打鼓,最后放了一串鞭炮再次请神。

    关于项目尾款,郑耀阳没有拖沓,直接叫过来韦德,让富兴把剩下48亿尾款,尽早的结给会德丰。

    香电一直在发展,无论是在香江,还是内地市场,投资从来没有停过。

    仅依靠销售手机的盈利,以及后续的通讯费,是不足支撑他们的发展。

    只能不断的进行融资,也让富兴银行在香电持股比例,变得越来越高。

    不过距离郑耀阳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富兴才持股12.58%。

    如果按照郑耀阳的规划,未来的富兴银行,起码持有香电45%的股份。

    外公当初说的很好,一旦企业发展到瓶颈,想继续做大,就要舍得让利。

    让利给富兴,就是让利给投资者。

    虽然两家企业都在郑耀阳名下,但代表的意义不同。

    周晓琳在坐月子期间,郑耀阳每天都是香电跟寰宇两头跑,处理一些日常的文件,以及调整集团未来的战略。

    …………

    12月初,大二三毛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代表老苏的解体已成定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