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体悟-《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还有灵光寺失踪的普照,据说是倭国人。倭国与我国历来有僧人互访,研习佛法的惯例,普照完全可以凭两国照会,公开来学佛深造,可为何隐姓埋名,潜伏十年,究竟为什么?想得到什么?
他很担心,便提笔写信给锦衣卫衙门,叮嘱他们加紧搜查,结果杳无音讯。他只好叹气。
殊不知,皇帝早有旨意,罗双兴出家之后,任何人不得打拢,以便他潜心佛门,守护寺院。所以,他连家人朋友也不理釆他,十分的郁闷。
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念佛、诵经、持咒的时候,妄念减少了,自己的心比较容易安定下来,比较容易入静了。
智信知道后说,阿弥陀佛,法师已入佛门,心静了业障就减轻了。
圆通非常高兴,将心得告之宋濂大人。这次宋大人到是回了信,对他悟后起修赞赏有嘉,回复让他好好理解《金刚经》之中“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的意思。
自那时开始,圆通开始认真研学佛法,渐渐地他脸上的杀气消失了。
圆通虽是住持,但他将寺中职位干了个遍,挑水,做饭,砍柴,扫地,晒经,敲钟等,他要普通僧人做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僧人。
在密布救护皇上的院子里,圆通常常一个人站在那里,体味着那个时刻的惊险。他始终无法理解,密布大师是如何做到刀剑不入,既柔又刚的?
听说密布法师坐禅方丈室,研习佛心拳多年,他便效仿大师坐禅,以争取达到自悟之境。
如此这般,一晃眼过了两年。有一日圆通正在禅修,突然有小和尚通报,说有妇人求见。圆通一惊,两年来从无人找过他,今天究竟为何?好生奇怪。他让小和尚带人到会客室稍等,他更衣之后便去。
圆通换上一身伽纱,以示重视。
他走近会客室,只听到“夫君”,一名妇人跪在地上。他惊愕尚没反应过来,又一声“父亲”,一个少年公子子也跪在地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