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虎威大炮-《我在明末当太子》
            
            
            
                
    第(1/3)页
    永历十七年,九月二十六,巳时三刻,位于龙江造船厂的工部火器司基地。
    朱慈煊站在一个人造土山的山顶上,身后站着工部尚书宋应星(朱慈煊于三年前派人在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寻到,接到江宁出仕工部尚书,现年75岁高龄)
    晋王李定国、延平王郑成功、巩昌王白文选、咸宁侯祁三升、黔国公沐天波、广国公贺九仪。
    总兵魏勇、王启隆、龚勋、吴承爵、王自金。
    工部造船司郎中王成元(正五品,龙江造船厂)、工部火器司郎中宋士元(正五品)。
    太子宾客陈宫(正三品)、龙骧卫指挥使张辽(正三品)、龙骧卫指挥同知高顺(从三品)、龙骧卫指挥同知蔡九仪。
    龙骧卫指挥佥事曹性(正四品)、魏豹、王升、陈谦。
    龙骧卫镇抚沐忠亮(正五品)、安朝柱等人。
    (龙骧卫于永历皇帝返回江宁城后,下旨组建,归太子朱慈煊独立指挥,属太子仪卫司。
    本来仪卫司的品阶只是正五品,永历皇帝朱由榔下旨把仪卫司提格为卫指挥使司,品阶也从仪卫司正五品升格卫指挥使司的正三品)。
    这里是火器司的基地,从昆明搬迁至此已经快四年了,原来的大片荒地,现在大变样,处处都是水泥路,墙壁,宿舍,仓库,火炮铸造工坊、火枪铸造工坊、火药制造工坊等等。
    一大群大明的高级将领好奇的看来看去。
    宋应星、宋士元、王成元站在朱栩身后,三个人精神振奋,目光灼灼。
    宋应星道:“太子殿下,新式火炮我用了殿下设计建造的高炉,出产的钢材, 因此大炮的重量比红衣大炮减轻了近一倍。
    炮车也借鉴了弗朗机人的设计, 方便运送,就是对阵骑兵也能很快部署到位,对阵步兵,更是绰绰有余。”
    朱慈煊看着不远处的仓库里, 推出的一门门漆黑的大炮, 每门大炮下面都装有一个带轮子的炮架,看上去有点像平板车, 前拉后推都可以, 已经有了一丝后世牵引火炮的影子。
    “这种新式火炮口径多少,射程有多远?”朱慈煊问。
    其实, 射程才是他最关心的,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老是说什么‘真理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吗’,可见射程对于火炮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