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说,结合当今朝廷上的问题,各地遇到的民生困难,让学子们结合当今天下局势,各地风水人情有针对性的去解答。” “只有这样才能考量他们的才学,判断他们是否有处理事情的能力,治国的手段。” “这才能真正的将情况融入到实际情况中,做到学以致用,才能称得上是大财,否则这书就是白读了。” “朕觉得其实那些学子也不想死记硬背,毕竟谁喜欢去背那些东西呢?只不过是碍于科举制度,不得已而为之。只要将考察的方法改了,考生们自然而然就会活学活用。” …… “妙啊,妙啊!”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听秦风这么一说,狄仁杰忍不住惊呼出声,他浑浊的双眼迸发出了两道精光。 是啊,这不就是把朝堂上的那一套搬过来吗? 他天天上朝面对各种家国大事,棘手的问题不在少数。怎么就没有想到把朝堂上的情景模拟到试题中呢? 能为这样的君王效力,真是他的荣幸,他有预感秦风一定能将大唐王朝带上巅峰。 起初女帝执意要将秦风留在宫中,狄仁杰还担心秦风是个祸害,竟让女帝百般袒护于他。 狄仁杰最初在众臣面前帮秦风说话,只不过女帝事先嘱托,受人之命,忠人之事罢了。 并不是发自内心真的认可,他一直在观察秦风的行为,若是此人做出霍乱朝纲之事,他狄仁杰便会第一个站出来口诛笔伐。 直到女帝说秦风预测突厥侵犯边疆的消息时,他才开始态度有所转圜。 再后来秦风孤身一人去边疆就百姓与水火,他更加认定自己没有看错人。 狄仁杰甚至有种错觉,以秦风所展现出来的才华与成就来看,他绝对不是普通的君王,说他是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狄仁杰没有说出来,毕竟年轻人嘛,把他捧的太高容易骄傲。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便是捧杀。 而狄仁杰一心为国并不是这样的奸佞之臣。 嘴上只是说道:“帝君大才,是臣孤陋寡闻了。” “帝君这个办法确实不错,老臣虚活五十载却没有想到,真是白活了大半辈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