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章 孙想往事(上)-《遗龙记》
第(2/3)页
这位老爷正是孙想母亲以前的相好,孙想母亲这大半年来,虽然苍老了许多,但前些年保养得当,如今依稀还能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那位大老爷自是认出了孙想母亲,更是亲自俯下身子,将孙想母亲背上了马车,又将哭成泪人的脏孩子孙想抱上马车,带着母子俩回了他的家。
孙想母亲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位大老爷,当时便落了泪,更是诉说起二人往年的事情来,不停的悔恨又不停的祷告。那位大老爷似乎一眼便看出了孙想母亲的想法,也是眼含热泪的看着孙想母亲瘦削的脸庞,怎么洗都洗不干净的脸。
不待孙想母亲将心中打算说出,大老爷已着下人将孙想带了进来。大老爷只问孙想,是否乐意做他的假子,喊他一声爹。
却不想孙想这小孩子竟还是个舐犊情深的家伙,拧着脖子站在自己亲娘面前,说道:“我的爹只有一个。妈,你是要这个人做我的爹吗,妈,你想我管他叫爹吗,你想我就叫。”
孙想母亲听自家八岁小儿说出这番话,瞬间热泪涌出,更是一下子瘫倒在了床上。
那位大老爷倒是没想到孙想是如此一个孩子,苦笑着点了点头,走出了房间。身后母子二人已抱在一起痛哭起来。
孙想母亲到底没有挺过这年大年夜,才入冬的时候,一场风寒再次击倒了早已被这虚弱的身子拖累了太久的孙想母亲,即便孙想并没有去做大老爷的假子,但是大老爷还是对孙想极好,至少不比他的亲生儿子差,对孙想母亲更是如同对待亲人一般。
只是生命本无常,孙想母亲在床上睡着了,再也没有醒过来,就倒在坐在床上的孙想怀里。
孙想并没有哭,孙想只是对急忙跑到房间里的大老爷磕了三个头,求大老爷出资安葬他母亲。即便孙想不求大老爷,大老爷又怎会不管孙想母亲。
大老爷置办妥当了孙想母亲的后事后,有意将孙想留在府中供养,叫孙想同他儿子一起读书求学,孙想却在一个年后的一个雪夜,跪在大老爷卧房窗下一整晚,在太阳出生前,从大老爷府里消失了身影。
大老爷四处寻找孙想,却总也寻不到,只怕这小小孩童在何处病倒了,在哪里遇到危险了,饿着了,冻着了。更是四下求官告民,寻找孙想身影,但找了半年并未找到。
大老爷终究放弃了找到孙想的打算,更是在孙想母亲的碑旁有立了一块无字小碑。
一晃十年,大老爷的生意在大沽县越做越大,甚至卞陵城以南各郡县都有大老爷的基业。
前几日,今年京中大比已出了结果。大老爷家公子与大沽县里一位学子孙山同去京中赶考,算算日子,今天他们也该从京都赶回来了。
大老爷家公子虽不是那般天才人物,但在这大沽县城里也是略有雅名。更是自三天前,大老爷家管家便日日在大沽县城入口处等待着自家公子凯旋归来。
果然今日这才辰时,远远的就看到大道上有个背着书箱的身影想着县城大门而来,大老爷家管家急急忙忙赶上前去,正是大沽县那名被城中才子佳人送了外号“吊书袋”的孙山。
原来这孙山大小父母双亡,跟着爷奶长到五岁,爷奶又相继老去,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这大沽县城有大老爷这般善人带头,也是慢慢带动整个县城里都是一阵和谐之风,孙山这样的孩子很多,只是孙山这小子却是个特例。从五岁那年到了大老爷家私塾里,见到书本第一天,就再也放不开了,除了吃饭睡觉,没有一时一刻不是跟书本在一起的,就算出恭也要拿着一本书,这可是被私塾同窗们大大诟病的,倒是那位大老爷出资从卞陵城请来的老先生不以为然,倒是很看好孙山。
只是孙山这家伙虽然乐书好学,但并不是那种一通百通的人物,只会死读书,也就是说只会死记硬背,并不懂得变通。这才被县城里的才子佳人们送了一个“吊书袋”的雅号。
却说孙山背着还是大老爷家公子给他的书箱,从城外进了城。大老爷家管家已快步迎了上去,直问道:“孙山,我家公子高中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