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平安也不客气,落座后便将宣纸在案几上铺开,条分缕析地开始陈述。 “下官首先发现的问题是,军图舆地绘制过于粗疏。” 他抽出一张库藏地图和自己简化的等高线地图对比:“您看,现有地图比例失真,山川走向、高程、河流宽度标注模糊,且更新迟缓。” “若依此图制定方略,譬如计算行军路程、选择扎营地点,极易误判!” “下官以为,当引入更精确的测绘之法,统一比例,精确标注,并建立定期复核机制!” 李勣拿起那张画着奇怪圈圈线线的“等高线图”,初看不明所以,经林平安稍加解释,眼中顿时露出惊异之色,手指在地图上细细摩挲,陷入了沉思。 “其二,关于武官选授与考绩。” 林平安继续道:“现行制度颇重门第与斩获首级之功,但对将领的实际谋略、统兵能力、乃至文化素养,考量不足!” “下官愚见,或可设一‘讲武堂’,定期轮训中低级武官,考核内容除武艺兵法外,还应加入沙盘推演、地形辨识、算术乃至基础文书!” “日常考绩亦需综合其练兵成效、部下风评、军纪管理等,而非仅凭上官喜好或一战之功。” (嘿嘿,相当于搞个军校和KPI考核!不能让这帮大老粗只会埋头冲杀,得有点文化和管理意识!) 李勣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这个提议直接触及军中根本的人事与晋升体系,其影响深远,他也做不了主,这件事必须得李世民拿主意才行。 “其三,现有军械性能,如弓弩射程、甲胄防护、刀剑韧性,均有极大提升空间!” “下官有些关于标准化生产流程和新材料应用的设想,或可交由将作监先行试验。” 林平安指了指几张画着奇异结构的草图道。 “最后,也是下官认为眼下最易推行、见效最快的——日常操典与士卒训练之法。” 林平安语气加重。 “我观诸卫及府兵操练,多重阵列形式与个人勇武,虽号令严整,却失于僵化,缺乏山地、林地、夜战等复杂条件下的应变训练。” “对士卒的单兵耐力、爆发力、小队配合、土木作业挖壕筑垒及野外生存能力锤炼不足。”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