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一,由我厅牵头制定的 《汉东省工业标准(机械部分)草案》已初步完成, 以‘标准化’为抓手,提升基础工业质量与效率。”他重点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在金陵机器厂的试点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推行‘汉标’,该厂生产的零配件合格率,已从之前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稳定提升至百分之八十八。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紧固件、轴承等基础零部件领域全面推广‘汉标’。” 第二,也是当前工作的难点,”他话锋一转, “我们在全力保障治碱工程的物资需求,但钢材、水泥、特别是大型工程机械的缺口依然存在,部分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攻关,需要更多时间和资源投入。” 第三,在全力保障治碱工程物资供应方面。 我们组织了金陵机器厂、苏北农具厂等十七家重点企业,突击生产‘汉东-51式’步犁、铁锹、镐头、夯具等三十五万件,基本满足了工程前期的工具需求。 同时,我们协调建立了‘工程物资绿色通道’,确保这些物资能够第一时间送达工地。”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 “第四,在化工领域,我们利用现有基础,开始筹备小型化肥厂的建设项目,目标是未来为治碱成功后苏北的农业复苏,提供‘粮食的粮食’。” 最后,他总结道:“总体来看,我省工业正处于一个夯实基础、重点突破、谋划长远的关键阶段。 我们一方面要竭尽全力保障像治碱工程这样的国计民生重大项目,另一方面,更要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为汉东工业未来的全面腾飞,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陈朝阳汇报完毕,接着商业厅继续汇报: “周书记,各位同志。三季度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百分之八点五,市场总体平稳。 但问题也很突出:一是部分工业品供应依然紧张,特别是五金件、自行车、缝纫机等,老百姓拿着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时有发生,反映比较强烈。 二是苏北治碱工程启动后,对各类生产工具、劳保用品如手套、胶鞋的需求激增, 对粮食、副食品、日用工业品的集中需求量大增,对我们的调配能力是个考验。 我们正在协调周边省份,开辟新的采购渠道,务必保障治碱民工的基本生活供应和工程所需物资的调运,但这给我们的运输和资金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