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活死人报仇 第86章 苟利国家生死以-《杨将军传》


    第(2/3)页

    禹藏麻看得牙齿直打架。娘咧,巴丹傻大个要是一去不返呢,咱这三十几号人马,够不够人家一队家将一顿砍杀?

    元氏门庭依旧森严,是一大围南朝风格的宅第,这在北庭极为少见。北庭也建宫殿官衙、寺庙道观,有些由南朝北迁的南人大族也不忘本,聚居之地,也建起成片的宅第,但极少能见到如江南水乡一样的亭台轩榭,元氏就有,还挖了一个藏风敛水的池塘,养了几只鹅。

    这就是底蕴。

    少年穿巷过庭,最终把嵬名巴丹带到一座小小的湖榭里。湖榭与南方形制没什么两样,只是少了一牌雅致的匾额。但立柱上却多挂了一把弯刀。

    “好了,元真郎的事,由我和你谈。”这位叫做元贞利的少年一屁股坐在一只绣墩上,伸手一指,示意嵬名巴丹坐在对面另一只绣墩,茶都不上,就老气横秋地开场。

    嵬名巴丹记起对面这家伙,小时候调皮捣蛋,因为气愤自已抢走了他最漂亮的姑姑,就找了许多干牛粪塞到自已的行囊里。还尿到自已的酒壶里,还好,喝那壶酒的人,是孩子他爹爹。

    看着元贞利那老气横秋却又吊儿啷当稚气未脱的样子,嵬名巴丹又好气又好笑,明知故问:“元氏没有大人在吗?怎么弄个小孩跟我谈生死买卖?”

    元贞利眯着眼斜了嵬名巴丹一眼,冷淡回应:“跟你这样的匪贼谈一万两的买卖,就我已经绰绰有余。”

    嵬名巴丹食指在小榭里的石桌上扣了扣。

    元贞利不耐烦道:“就三言两语谈妥的事,还上什么茶。”

    嵬名巴丹似乎被元贞利激怒了,一身杀气猛然外放,使得元贞利心神一震。嵬名巴丹恶狠狠道:“好个不识好歹的黄口小儿,惹不怕我当下杀了你,或把你扣下吗?”

    换来的却是元贞利口中更加鄙视的一声“嗤”。元贞利握拳摆在膝盖上的手心已经渗出汗珠,但表面仍镇定自如,朝柱上挂着那柄弯刀抬了抬下巴:“那里有把吹毛断发的好刀,要杀快点,别耽误时间。”

    嵬名巴丹败下阵来。拿着五千两折算成了金锭和珍珠,灰溜溜地走了,连元家大人一面都见不着。

    五千两的价格是元贞利一口给定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因为元真郎那样的人,性命连一百两都不值,之所以出价五千两,是元氏子弟不能那般窝囊地死在匪贼之手。

    嵬名巴丹怀里揣着五千两,心中很高兴。更让他开怀的,是元氏还是那个元氏,掌权的仍是亲耶律的大房嫡子。

    只有古板顽固恪守祖训的大房掌权,元真郎那般宵小的性命,才不值钱,不被当回事。换了近些年叫嚣最甚的二房掌权,今日恐怕是家主出面,迎接自已的是刀子和现银子,还有一大队精锐家将将自已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恩威并施,连哄带吓,把元真郎要了回去,然后再反手一举灭了整个驼马队,包管名正言顺,理由堂皇。

    一间暖阁里,一位老人披着一件掉毛的狐袍,与元贞利隔着一张小茶几对坐,茶几上一只红泥小火炉,煮着一壶桂圆红枣菊花茶,水汽茵蕴,室内充满了甜腻的气息。

    “那人长得怎样?”老人轻咳一声,举杯轻啜了一口菊花茶。

    “身形高大,面色赤红,两颊留须,下巴剃得光秃秃,杀气浓重,是个典型的李夏羌人,不是悍匪就是边军锐卒。”元贞利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