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怎么能不问?他可是我看着长大的,和你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走到今天的。” 皇上眸色渐暗,他明白,太后这又是在变相地提醒他,没有赵书棋的鞍前马后,就没有他现在的今天。 “母后,还是先养好身子再说。至于赵书棋,一时半刻也不可能抵达京城,您且放宽心,儿臣只是想要将事情的原委查清楚,又没有要他的命。” 太后的脸色稍缓了一些,只不过,眸底仍然是有几分的质疑的。 “多大点儿事?明明是他手底下的人犯了错,你何故要针对他?” “母后,事情复杂,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地清楚的。您还是先用药吧。” 太后的性子上来了,谁劲也没用。 “你今日不将事情说清楚了,哀家就不吃药!” 皇上脸色微僵,身为帝王,自然是最厌恶的,就是别人的威胁。 哪怕这个人是他的生母,也一样让他不痛快了。 “皇上,臣妾看德妃妹妹的气色不佳,还是先送她回去吧。” 皇上点点头。 皇后一发话,所有人自然是都跟着走了。 寝殿里,只余他们母子说话。 “皇上,你跟哀家说实话,你是不是看着赵家碍眼了?” 皇上的额角上直突突。 太后这话问地直接,而且也当真是有几分的质问的语气。 “母后,朕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这次的事情,闹地太难看了。西京刺史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您让朝臣们怎么看?让西京的百姓们又怎么看?” “那西京刺史自己无能,难道还能怪到了书棋的头上?” 皇上一噎,他知道太后一旦蛮不讲理,那就真的是没有道理可讲了。 “母后,话不能这样说。赵书棋拥兵自重,不将西京的文官放在眼里,这就是在藐视朝廷。” 太后的脸色微变,“你说什么?” “母后,赵书棋的事情,您还是不要管了。这是朝廷大事,后宫不得干政!” 太后的脸色再变,眼睛瞪得倏大,抬手指了指皇上,却没有再说什么。 皇上也知道自己这话重了些。 别开脸,不愿意再对上母亲那责备又失望的眼神。 他是一国之君,不止是他赵家的皇上,他不能不为了整个大夏来考虑。 此时的皇上,丝毫没有意识到,想要铲除赵家,其实,就是居于他的私心而生! 毕竟,这么多年来,赵家的言行,还是一直很注重的。 皇上说完这话之后,寝殿里安静得掉根针在地上都能听见。 好半天,太后才深吸了一口气,“你的意思,哀家明白了。你放心,哀家不会挡你的路,也不会让赵家的人挡了你的路。只是,这次的事情,到底真是赵书棋之故,还是有人在背后刻意为之,皇上还是要查清楚的好。” “母后放心,朕不会冤枉了他的。若当真是有人在故意陷害,朕也定不轻饶!” 太后似乎是放心了,脸色已然平静了下来。 “这么多年,赵家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倒是哀家疏忽了,有些事,不是只要你自己本分就可以的。” 这话,已经是在明着点皇上了。 皇上的嘴唇抿了抿,没吱声。 “你放心,哀家心中有数。赵书棋不能有事,就算是不能官复原职,可是至少,皇上也得在京城给他安排个差事吧?” 皇上皱眉,眼下正是要将他议罪之时,怎么可能安排差事? “母后,一切等他回京之后再议。” 太后闭了闭眼,似乎是累了。 “行了,你下去吧,哀家累了,想一个人静一静。” 皇上知道今天这话是伤了她的心了。 可是没办法,这一步,迟早都是要走的。 况且,这一次抓住了赵家这么大的把柄,怎么能不好好地利用一番? 就算是不能要了赵书棋的命,至少,要把他手上的军权收回来。 如此,他也能心安一些。 皇上走后,太后叹了口气。 嬷嬷近前,端了药,“娘娘,先用药吧。” 太后苦笑一声,“用什么药?哀家这病哪里是这些药可以医得好的?” 嬷嬷将药放下,然后扶着太后坐起来,再往后面给她塞了两个枕头。 “你说,哀家是不是做错了?” 这话,嬷嬷哪里敢接? “若是当年,哀家能让赵家的女儿入宫,说不定,现在,也就没有这么多的烦心事了。” “娘娘,就皇上的性子,便是有赵家的女儿入宫,也未必能顺心如意的。” 这倒是真的。 太后自嘲一笑,“我自以为赵家为了皇家居功甚伟,却忽略了皇上的感受。这么多年,许是赵家势大,让皇上心里头不痛快了。” 其实,太后一直以为,就算是赵家势大,皇上也不需要忌讳什么。 毕竟,皇上的几个儿子里头,可没有哪一个的身上有赵家的血脉。 所以,外戚专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哪成想,皇上竟然心思这么深。 “娘娘,皇上睿智着呢,您觉得皇上的话伤了您的心,可是您的话,不也是伤了皇上的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