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第313章 升任边关主将(一更)-《妃常本色之嫡女驯渣王》


    第(2/3)页

    这个时候,静王的人,是万万得罪不得的。

    “参加大人。”

    “原来是古大人,免礼免礼。”

    古砚微微点头,“大人,不知如今幽州的情况如何?听闻大人手下还有两万余兵马,且打算与王爷内外夹击,王爷特意命属下来问问,具体计划,以及大人这边的兵马情况。”

    “实不相瞒,我这里出大事了。”

    幽州刺史将兵器的事情一说,古砚也的确是被吓到了。

    整个幽州的兵器库都被人搬空了?

    怎么搬的?

    “那司兵现在何处?”

    幽州刺史摇头,“发现的时候,他当场便自尽了。如今,本官只能先将他的家人软禁起来,再仔细查问,看看是否能查到一些线索。”

    古砚点头,“大人,此事事关重大,不知大人手下的这两万余人,手上可有兵器?”

    这话,还真是问得幽州刺史有些尴尬了。

    “不足人手一件了。不过,两万人可以应战,这还是没有问题的。”

    古砚点头,就算是有两万人可以应战,可是谁又能保证,能将对方一击即中?

    若真是反民,自然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顾虑,可问题是,这里面不是还发现了蛮夷吗?

    “大人,这是我家王爷给您的信。”

    刺史接过,连忙打开。

    看过之后,面色大变。

    “这?王爷所说,俱是真的?”

    “回大人,这是前几天,王爷派人潜入县城之后,得出来的结论。”古砚点头,表示上面所言不虚。

    “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有了草原人?他们潜入幽州,究竟意欲何为?”

    西京的边关,目前并不曾对外开放,是严阵以待的。

    而再往北走,的确是有些一关口是允许两国的贸易自由往来的。

    只是,边关对于这方面,一直都查地很紧,但凡是佩戴兵器的,一律不允通关的。

    那么,这些人身上所佩戴的弯刀又是怎么回事?

    “或者,他们并非是走了正常的途径。”

    幽州刺史愣了一下,立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有可能是翻山越岭过来的?”

    话落,又有几分的不可思议,“可是那边都是悬崖峭壁,这怎么可能?”

    古砚不吭声了。

    人都已经进来了,就别说不可能了。

    要么就是从关口光明正大地进来的,要么,就是另寻了法子。

    总之,人现在就在你的幽州地界儿上作乱呢,你自己说怎么办吧。

    “大人,信属下已经带到,皇上的旨意只说王爷亦可出后剿平乱民,只是,主要还是要看大人这边才行。”

    幽州刺史点头,事情是发生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的,这个功,最好还是再由他来立。

    否则,就算是事了,他这个刺史的职位,也是定然保不住的。

    这一点,王爷做地倒还算是厚道。

    “另外,王爷让属下提醒大人一句,只怕其它地方,也未必太平,所以,还请大人定要提高警惕,加强戒备。”

    “古大人放心,本官都明白。还请古大人回禀王爷,就说王爷的恩情,下官记下了。”

    “属下告辞。”

    古砚拿了回信,直接离开了。

    幽州刺史这会儿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兵器库空了,好在粮仓还没空。

    可是,他听说那几个县城里的粮仓也都有存粮,至于能坚持多久,还得再派人去细查。

    当务之急,就是布好防线,绝对不能让这帮人再继续扩大他们的版图了。

    皇宫。

    砰!

    皇上一巴掌拍在了龙案上,震得桌子嗡嗡响。

    “皇上息怒,当务之急,还是要想着如何尽速地剿灭这些贼人。”

    “楚阳奏折上所说,这些人是察察部落的。说来也巧了,正好武宁侯在西京散心,若非是他,现在那些人的底细,还摸不清楚呢。”

    众人不语。

    都知道武宁侯镇守边关多年,与那些草原上的人打交道极多。

    大大小小的战役,少说也是打了上百场了。

    “皇上,依微臣之见,对于那些乱民,就当手段更狠更快。直接命人强行破城便是。”

    皇上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

    可是,对方为何会独独挑了幽州这个地方下手?

    要知道,这里可是距离草原远着呢。

    再则,幽州刺史上奏,幽州的兵器库都让人搬空了。

    事情,只怕是没有那么简单呢。

    “察察部落?皇上,以前与这个部落交手最多的,应该就是武宁侯了。而且,据臣所知,察察部落有一支精锐,所向披靡,除了武宁侯之外,近十年内,我朝再无人曾打败过他手下的这支精锐。”

    皇上的脸色微凝,眸底已是一片冰寒。

    兵部尚书所言,句句都是实情。

    只是这实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被说出来,总有那么几分的不舒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