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说,这些,才是目前霍瑶光最为担心的。 她能想到的,楚阳和云容极自然也都想到了。 对于梅关和仙子关的两处互市,楚阳也做出了调整。 将日期改为了逢三和八,才允许自由贸易。 其它时间,关口一律紧闭。 与此同时,楚阳还下了命令,将边关沿线的百姓,都开始内迁。 万一开战,最先受到打击的,还是这些普通的百姓。 只不过,具体的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毕竟,目前并没有开战的迹象,而且,那些百姓们也是故土难离,不愿意走。 其实,楚阳的真正目的,是断了赵书棋手下人从这里套取情报的机会。 可是真正地落实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若是做地太狠了,只怕又会引起民怨。 楚阳连夜与幕僚们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 只要是有人愿意搬迁进入指定区域,那么,就每户赏十两银子,再给一头牛和一头羊。 这绝对是大夏朝的历史上没有过的。 如果不是因为怕这些百姓们怨声载道,影响他的官威,楚阳是真想直接把人给赶走的。 这是一项大工程,而且为了避免出现一些强逼的现象,楚阳将高寒也派出去了。 基本上,就是沿线不停地巡查,防止有人从中作梗。 按照他们的计划,所有百姓,将会内迁。 到时候,边关这边,就会冷清地多了。 一连几天,楚阳忙得眼下都有了一层青影,人也清瘦了不少。 “这里,将作为重点搬迁对象,记住,一个人也不能留,全部撤进来。” “是,王爷。” 借着这个机会,总得给他的五万兵马找一个正经的去处吧。 西京军总数二十万,可是兵马分散,并非都聚集在一处的。 到时候,谁能知道,这里的五万兵马,其实就是他自己的? 心里头打算好了,乐悠悠地回了星璃院。 他的这点儿心思,也是从来都不曾瞒着霍瑶光的。 对于他的打算,霍瑶光也是认可的。 那五万兵马,总不能一直待在了深山老林里。 之前可以用训练来解释,可是也不能一直用这个借口呀。 而且,让他们极早地从大山里走出来,还要再去练习骑术,毕竟,与关外的草原人作战,骑兵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点,也的确是应该提上日程了。 不然,若是骑术不成,这五万兵马,早晚得都死在了敌人的刀下。 迁户一事,由高寒盯着,再由各县郡配合着,倒也进展地顺利。 只不过,苏衡这里,显然是有些不老实了。 所以,楚阳也没有再等多久,直接就一份奏折上达天听了。 皇上看罢,怒气冲冲! “混帐!简直就是混帐!” 扶阳郡守竟然与关外草原人有勾结,而且还年年给对方馈赠粮食,这简直就是吃里扒外! 不仅如此,现在楚阳的奏折里还有暗示,怀疑苏衡与齐王也有勾结,毕竟,齐王能在元朗的追逐中逃入草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此一来,倒似乎是给元朗的办事不力,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借口。 按理来说,元朗是应该信的。 特别是元朗,他只要是一想到了自己的追击路线,再想到了齐王的那种悠然,心里就有些狐疑。 明明就是一介败寇,竟然还能这般自得,定然是另有蹊跷的。 可是,苏衡明明就是他的人,若说是他私下与草原人有联系,他是万万不信的。 他不认为苏衡有那么大的胆子。 唯一的解释,就是苏衡的存在,已经碍了楚阳的眼了。 安国公府,书房。 “父亲,儿子不相信苏衡敢背叛我们。” 安国公的脸色凝重,好一会儿才道,“我也相信苏衡不会背叛我们,可是难保他不会为了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所以会生了其它的心思。” 这话,元朗无从反驳。 苏衡这个人,向来胆大,而且也很贪财。 所以,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完全就没有。 “要不要让独眼儿龙去暗中查一查?” 安国公摇头,“已经死了两个得力的助手了,不能再让他去冒险,他是我们极其重要的一枚棋子。所以,不到最后一步,不能着急。” “是,父亲。” “苏衡只怕是保不住了。” 元朗会意。 无论苏衡之事是真是假,只要是一下狱,难保他不会说出一些不该说的话。 所以,最好的结果,自然就是让他畏罪自尽! 苏衡是在被押解回京的途中自尽的。 而且,还是在即将进京的路上,才死了。 事实上,元朗早在人还有西京的时候,就想过法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