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65章 侧妃 事实上,倒不是霍瑶光矫情。 她也是真这么想的。 只有她自己赚钱,那算是怎么回事? 她就是本事再大,赚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养得起西京这么多的百姓。 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是想办法让当地的百姓们都富起来。这样,楚阳才能真地将心思都放在了练兵上。 她不能在一些大事上帮他,也就只能在这些小事上想办法了。 “王爷公务繁忙,事务杂多,特别是军中的事情,更是让他忙得难以脱身。这些小事,便只能是我们帮着他来解决了。” 大山的头上都开始冒汗了。 这还叫小事吗? 在大山眼里,这已经算是能帮着王爷稳固后方了。 绝对是头功一件呀! “还有什么问题吗?” “王妃,小的现在明白了。王爷去年之所以说是减免商户的赋税,目的与您的应该是一样的。” 霍瑶光点头,“没错。只有大家都富起来了,都能吃饱穿暖了,西京才算是真地富了。而且,管理起来,也才能更为便利轻松。” “小的受教了。” 霍瑶光微微一笑,有一个头脑这般清楚的人跟在楚阳身边,还真是一件幸事。 他不会只贪图着眼前的利益。 既然有不明白的,直接就问出来,总比他自己私底下去胡乱猜测主子的用意要好。 霍瑶光明白,一个都市,想要真正地发展起来,除了所谓的文化兴起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于经济上的繁荣。 而经济的繁荣,在这个时代,又实在是难以与文化、政治分开的。 就好比去年已经投入使用的西京书院,现在那书院的周遭,可以说是相当地热闹了。 无论是书局,还是一些售卖文房四宝的商家,都已经是一家挨一家了。 还有一些乐器行,甚至是还有专门抄书的营生。 不得不说,西京比她初来之时,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幽州的那一场战乱,让楚阳和她都分了心,这里的发展,或许还会更好。 不管怎样,只要有进步,那就是好现象。 总体来说,霍瑶光对于目前西京的发展,还是十分满意的。 而且,很明显,西京城现在的人口,比她去年来的时候,已经多了不少。 一些之前只有京城才会有的高端的茶舍或者是酒楼,现在,在西京也都开设了。 大夏朝排名前十的富商,基本上,现在都已经开始在西京发展产业了。 这绝对是一个好兆头! 对于京西州,霍瑶光仔细地研究过了,如果单纯地只种小麦,那是根本就养不活这些人的。 所以,玉米和地瓜,绝对是这里的支柱型农产品。 另外,还得想法子再种些其它的。 她已经让卢威想派了人手去其它各国暗访,看看有没有其它的,适合京西州的土壤和气候的农产品。 关键不在于多好吃,只要是产量高,其它的,她都可以想办法。 目前,卢威那边已经有了消息,可以种植甜高梁。 种子已经带回来了,接下来就是等着播种的时节了。 据卢威所说,甜高粱播种的时间还是比较灵活的。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这段时间播种的甜高粱种子发芽率最高,长得最好。 所以说,可以分开批次种。 只要把大的一个分布量掌控好,就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至于甜高粱的用处嘛,那好处可就多了。 高梁酒,还是可以试着酿一酿的。 只是之前都是从他国引进的,大夏自己没有人酿制这种酒。 或许,可以和叶家的酿酒作坊谈一谈,他们家又不是只酿醉香这一种酒。 甜高粱上边长粮食,下边长甘蔗,叶子可作饲草喂牲口,高粱穗脱粒以后所剩的苗子还可以制作笤帚、扫帚、炊帚,真可谓全身是宝。 有这么好的农作物,如果不种,不能利用起来,那才真的是糟蹋了。 引进了高粱,对于整个京西州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大喜事! 这不亚于去年大量种植地瓜了。 当然,还得等到高粱熟了之后,具体的一些做法,才能慢慢地传开来。 事情只需要吩咐下去,现在手底下的人都锻炼出来了,自然也不需要霍瑶光再亲力亲为了。 更何况,现在霍瑶光还怀着孩子呢,也不能再什么事情都亲自去操持了。 霍瑶光现在每天仍然个修习内功。 用百里无情的话说,她体内运转寒冰诀,对腹中的胎儿也好。 将来,说不准孩子出生后会天生不怕冷了。 对于这种说词,霍瑶光就直接理解成了在故意搞笑。 她体内的寒冰之力,又不是真的让她的肚子里冷成一块儿冰! 那不是说笑呢嘛。 霍瑶光收到了霍瑶瑜让人送来的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