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82章 打脸(二更) 史明明如今已经嫁了人,夫家正是王家旁系的一名嫡子。 听起来有些绕,简单地说,就是嫁给了王太傅的远房侄子。 王太傅家,跟王郡守家,可以说是两个王家了。 一直以来,王太傅那一脉的人,都是瞧不起王郡守这一脉的。 不说现在官职的高低,只说家族的人丁兴盛,也是远不及京城王家。 王太傅的亲族子弟,大都在京城为官,当然,外放的也有,不过不会是西京,而是地方更为富饶的江南。 那里可是鱼米之乡。 也正是因此,王太傅这一脉,一直被人们称为王家,而王郡守这里,则是被人们称为西京王家。 就好像,一个是在房生的,一个小妾养的一样。 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呀。 史明明也因为自己嫁的人家好,所以,这两年可以说是过地相当滋润。 就连史家,也跟着水涨船高了。 西京这里容不下他们,所以,史家有几位子嗣,已经去了京城发展。 留在西京的,除了是上面的任命,不能随便动的,就是还有一些庶出的子嗣负责这边的一些产业。 史明明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儿,完全就是因为她嫁了一个自以为好的夫君。 因为夫君的面子,所以,她才能来这里。 史明明的夫君王碌,现在是幽州郡守下的一名六品官员。 作为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这已经算是品级较高的了。 至少,在她看来,比起任宁非的七品县令,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李远舟这次过来之后,就会直接回京城复命了。 幽州这边的刺史对于幽州的相应事务,也都已经比较熟悉了。 另外,皇上已经下了旨意,他回京城,还另有要务。 史明明所针对的,自然不会是霍瑶光。 她就算是嫁给王太傅的儿子,也没胆子去招惹静王妃。 更何况,她嫁的还只是王太傅的一个远房侄子。 只是正巧得知了霍瑶瑜生子,而此时留在这里陪着霍瑶光一起招呼客人的,又是霍瑶瑜的亲娘,所以,总想着在她的身上贬低几个档次,然后再找到自己的优越感。 人就是这样,你不去理会她,她还总想着来招惹你。 史明明先是对宋氏的身分较有微词,不过,宋氏大度,又因为自己是一个长辈的身分,所以不曾与她计较,不想,她竟然没完了。 “听闻霍二爷如今一直赋闲在家,霍二夫人也是好福气,如今老太太尚在,还能仰仗于霍侯爷的余威。可若是哪天分了家,也不知道霍二夫人有何打算?” 宋氏听了,自然是面色不善。 其它在坐的几位夫人听了,也觉得这位王少夫人的话过头了。 再怎么样,人家也是长辈,岂容你一个外人来置喙? 霍瑶光此时正在正厅里与王夫人和任夫人等人闲谈,并不知道,此时前面的厅堂里,已经是剑拔弩张了。 宋氏这几年收敛了锋芒,可是不代表了她就真地不会说话了。 眼神淡淡地在史明明的脸上轻拂了一眼。 “不知这位夫人是哪家的?” 一开口,就将史明明处于了无比尴尬之地。 人家连你是是谁都不知道,你还在这儿巴巴地戳人家痛处呢。 史明明的表情一滞,“霍二夫人倒是忘性大,我夫家姓王,是王太傅的侄儿王碌。” 她一说是王太傅的侄儿的时候,明显看到了周围不少女眷们眼神中的羡慕,当然,还听到了几道抽气声。 这也正是她最想看到的。 每每看到有人如此,她就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人生赢家了。 能被这么多人羡慕,也是她的成功! “王太傅的几房子侄,我倒也是都认得的,只是从未听说他有一个侄儿叫王碌呀?莫非,是远房的?” 宋氏在京城多年,先不说宋家原本就身分不低,只说这几年她以武宁侯府主母的身分四处走动,自然也是人脉极广的。 王太傅,对于地方上的这些夫人小姐们来说,或许是个大人物,可是对于她来说,也不过如此。 再大,能大得过皇权? 而且,王太傅是文臣,之前赵太师府不也是荣宠一时? 最后呢? 现在不一样是都赋闲在家了? 所以,王太傅就能一辈子荣宠不衰? 宋氏这么一问,众人不免就开始窃窃私语了。 人人都知道这位霍二夫人是从京城来的,只因她的女儿嫁给了任家的嫡长子,所以才会不远千里而来。 所以,京城的贵族圈子里的事,她自然也是知道的。 史明明的脸色有些难看。 对外,她一直都称王碌是王太傅的侄儿,之前在幽州,亦是如此。 因着王太傅的关系,所以那里的夫人小姐们,一直也都愿意给一份面子,从来不曾当面儿说破过。 只是没想到,今日,竟然被这个宋氏给说穿了。 “伯父的子侄众多,霍二夫人不能认全,也是常有之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