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霍瑶光现在除了自己拼命练功增强实力之外,就是照顾大宝。 有了孩子,她身上原告的那股凌厉似乎是淡了不少。 先前她自己还觉得楚阳身上的戾气淡了,实际上,孩子的出生,改变的,又岂止是一个楚阳? 霍瑶光微微叹了口气,如今这齐王和赵书棋卷土重来,最终受难的,还是百姓们呀。 正所谓阎王打架,小鬼遭殃。 而这些百姓们,又是何其无辜。 “娘娘,刚刚城门那边有人来报,有大批的流民直奔咱们西京城来了。那边请示,咱们要如何安置?” “嗯?” “城门使的意思是,担心这里面有细作混进来。” 霍瑶光愣住,这一点,她倒是没有想过。 不过,既然有流民过来,总要安置的。 “咱们先前安置流民的时候,不是建了一些临时居所吗?” “回娘娘,是的。只是,奴婢担心这根本就不够用呀。而且,这些流民跟先前咱们当地的难民还不一样。谁知道一旦战乱平息之后,他们是否又会重回江南呢?” 这个嘛,倒是真有可能的。 适应了江南的气候,很难适应这西京的天气的。 况且,西京虽然也有水系,却不及江南发达,只怕那些百姓们,是不会乐意的。 “既如此,那就让他们在城外安置。等一下。” 霍瑶光直接摊开了地图,现在楚阳的书房,根本就是她自己的了。 反正现在楚阳也不在,就由她自己作主了。 “这里,这一片现在都是荒芜之地,让他们在这里自行安家吧。能逃到这里来的,并非都是普通百姓,懂?” “是,娘娘。” “还有,记住了,给城门那边下令,任何人出入城门,都要严格审查。” “是,娘娘。”小德子得了命令,立马就去办了。 霍瑶光叹了口气,不是她冷血,只是逃难,并非就得让别人必须接济。 西京才刚刚稳定,不能再出大事。 当然,除了一些普通的百姓之外,还有一些世家贵族的人也投奔到了这里。 他们的目标,自然不是简单地自力更生。 再说了,这种有钱人,来了西京,不仅不会是西京的负担,反而还是西京的消费力量,所以,霍瑶光没道理往外赶人。 不过,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的。 因为战乱,所以,西京城,倒是更热闹了。 一方面是因为战场不在他们这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京的治安良好,而且,这么久了,大家对于西京军以及静王爷的治理,也是觉得格外安心。 总觉得,西京这地界儿,就是绝对安全的。 说到底,还是楚阳和霍瑶光二人做的好。 不然,又怎么会让百姓们能有这么高的安全感? 此时,因为王爷下令迁民的那些人,不知道有多庆幸当初王爷做了这样的决定。 要知道,当初他们可是闹了不少日子呢。 说到底,就是觉得王爷是在故意不让他们有好日子过。 现在一打起仗来,立马就什么都明白了。 对于这些投奔而来的百姓们,霍瑶光自然也是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来的。 不是她瞧不起那些普通的百姓。 只是,在她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他们本身自己有这个经济能力,那自己实在是没有必要去当这个老好人。 她又不是圣母。 再说了,她自己也是相当地缺银子的好吧? 最终,先按户籍,分出了一批。 奴籍的,自然是要跟着自家主子的。 官宦的亲眷,商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归于第一类,是可允许入城的。 而普通百姓,虽然手头上没有多少银子,但是家中有壮劳力,可是靠种田或者是其它的手艺为生的,被暂时安排到下面的一些村庄里。 最后一部分,便是既没银子,又没有壮劳力,只能靠吃救济的那些流民了。 这一部分人,最是难以处置。 最终,还是沿用了老办法,由当地的一些富绅来买走了一些年纪小的,至于那些年纪大的,或者是体弱多病的,压根儿就没有人愿意多瞧一眼。 霍瑶光没辙了,只能自己想办法来安置这些人。 总不能真地就让他们在城门外等死。 站在城楼上,霍瑶光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还有的则是一些重病中的百姓,心中自然是百感交集。 都直接收留了,拿什么养活? 这可不是三两句话的事儿。 “殿下,已经查清的有三十余人,这些人的儿子都是参了军的,其中有二十个,还是西京军的编制。” “知道了,先将这三十余人安置妥当,他们的儿子既然是为了保家为国而当兵了,咱们也不能亏待了人家。” “是,殿下。” 这三十余人,就被安排在了城外的庄子上,那里给他们找一些微稍轻闲的差事,比如说,喂喂鸡,养养鸭,或者是再做一些简单的农活。 总之,被带走的人,个个都是一脸的感恩戴德,连着磕了十好几个头。 如此分流,这些难民们也就剩下的不多了。 王夫人和任夫人都找了过来,上了城楼,看着王妃一脸愁容,便知道是在为了城外的难民而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