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夜明渊一想,也是这个理儿。 自己长时间不出现,可是极其容易让父皇忘了他的。 所以,这份折子,一定要尽快地送到皇上手中。 只是,只有这么一计吗? 总觉得,还是差了些呀。 “殿下,大夏下辖这么多的州郡,百姓的问题,就由各州郡自行解决,如此一来,不也等于是减轻了朝廷的压力?” 夜明渊皱眉,“可他们若是没有这个能力呢?” “身为一方大吏,若是连这点儿事情都搞不定,那只能说,要么是贪官污吏,要么就是无能了!” 夜明渊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这个建议的确是很好,只是这个折子,却不能这么写。 换个角度,换种方式。 比如说,由各州郡以及县衙自行解决,若是能不费朝廷一米一面的,那便有希望尽快地得到晋升了。 这样的话,对于那些想要往上爬的官员来说,绝对是一个机会。 将来若是真地被提上来,是很容易为我所用的。 夜明渊真为自己的聪明感觉到骄傲呀。 当天,这份折子就送到了皇上的手上。 而半个时辰之后,李相就被急诏进宫了。 同时,被宣进宫的,还有晋国公在内的几位重臣。 大都是围绕着夜明渊的这份折子写的。 李相倒是一直淡定,“皇上,由那些名门世族们捐粮,这自然是再好不过的。皇上若是觉得可行,微臣可先自己带头起个作用,然后再找到一些富商,由他们捐粮或者是捐钱。倒也不需要明旨,只需要一个暗示便足矣。” 这种事情,若是真地下旨去办,的确是有损皇室颜面。 晋国公也同意这样的做法。 只是,对于这当地的官员来安置并且解决难民的问题,只怕是有些困难。 有些地方,整个县都被淹了,让他们自己如何解决? 拿什么解决? 就算是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力呀。 商议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先把第一条给肯定了。 至于后面的难民安置问题,只好再行商议。 李相回到府里,便命管家立刻去安排了。 粮食的话,他们府里可以拿出来的,目前也就是十车了,这已经是不少了。 另外,李相又让帐房准备了一万两的白银,准备明天将这些都带上,然后去上朝。 无非就是做给群臣看的。 只要大家不傻,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了。 只是,仅凭着他们拿出来的这些,明显就是杯水车薪,根本就救不了急呀。 眼下,貌似是进入了瓶颈期,怎么做都是不上不下的。 问题既解决不了,又好像是一直在发酵。 李远舟那边得到了楚阳的飞鸽传书,立马就来找父亲商议了。 得知赵书棋与百夷还有纠缠,那他们就不得不早做防范了。 “父亲,王爷的信中还强调了,清妃是内鬼。并且清妃有可能就是派人刺杀二殿下的幕后真凶。” “他凭什么这么说?证据呢?” 没有证据,他们能做什么? 既不能拆穿清妃,又不能证实些什么。 “父亲,眼下没有证据,王爷的意思是让我们多加小心。这个女人会武,而且还不低。她若是在后宫掀起什么风浪来,只怕还不是很困难。” “我记下了。王爷的意思,可是要我们将这个消息透露给皇上?” “皇上生性多疑,虽然他宠爱清妃,可是只要能让皇上有了疑心,那接下来,就会容易地多。” 李相点点头,只是让皇上对清妃生疑,又谈何容易呀? “此事莫要心急,咱们要先稳住自己。另外,几位皇子那里也都要小心了。千万莫要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是,父亲。” 就在当晚,后宫的一处宫苑失火,火势之大,足足用了一夜的时间,才将大火扑灭。 事实上,只是那场大火将宫苑都烧地差不多了,才慢慢地降下来的。 那场大火中,有十余位小主丧生,而宫女太监,更是有三十余人之多。 这在后宫,绝对是一件大事了! “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意外?你们这些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皇上大发雷霆,原本就是多事之秋,这宫里头还不安定。 还真就是成了自家后院儿着火了。 皇后也没想到,这几个贵人美人的私底下聚一聚,竟然会走水了。 若是只有这一场意外,或许也不会有人在意什么。 可是偏偏前面有大皇子遇害,二皇子遇刺之事发生,所以,宫里头的人,已是人人自危了。 便是皇后,也觉得这后宫之中,似乎是不大太平了。 只是这话,却是绝对不能说的。 皇上在前朝忙于政务,她身为皇后,就一定是要将这后宫治理得井井有条的。 眼下出了这等大事,皇上不怪罪她,已是对她极大的恩典了。 若是再敢胡言乱语,只怕皇上真能下令废后了。 芳嫔则是暗暗地打量了一下清妃,不动声色地退了一步。 手上的东西,便落到了最外围一名侍卫的手上。 一刻钟后,这东西便送到了李远舟跟前。 只是一张小到了极致的小纸条,上面几个细细的字,格外娟秀。 “后宫失火,凶手清妃。” 李远舟将信收起,不免又有几分的诧异,清妃到底想做什么? 皇宫若是人心不稳,那么京城必然就会有所动荡。 难不成,这清妃和赵书棋是一伙的? 若是果真如此,那清妃这个内鬼,就必须要除掉了。 李远舟不敢大意,火速地去跟李相商议之后,便去了大理寺。 而李相,则是直接进宫了。 “皇上,宫里宫外,频频出事,依老臣之见,只怕是有内鬼在。” 经他一提醒,皇上立马就清明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