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破山河在,难容奸邪生。下场!-《小商河》


    第(2/3)页

    洪皓心头一悸自古以来儒家对皇室正统看得比天还大靖康帝虽是旧时正统却经历了丧国之辱按儒说法由于其丧权辱国已经是“败德之君”再者当年大宋失却河北二帝身上只怕也并非没有半点责任因此从道义上讲领导宋民抗金的江南临安之主才当得起如今的大宋正统。杨再兴虽甚忠直如今却对这正统之争看得极淡只怕异日当真有何出格的举动南北两边只怕难得相处罢?

    这边且不论正统之争。临安城中一众君臣却在为河北委官之事伤透脑筋。

    “陛下金虽将河北委于靖康帝治下却未得传国玺不能称正统况以金人诏书而登帝位。只怕天下无人肯服有何为难?”

    “陛下据南北行商所传那开封府如今虽四下传诏但杨再兴与河东义民却均不肯奉诏仍奉国朝正朔此为正统之证矣!河北国土犹在金人治下。虽云宋国。不过当年的刘豫一般如何当得了真?如今金人虽召北人归北江南却安稳如山金人有何能为?”

    “陛下如今河东虽不奉金人伪诏只怕日久之后河北宋民心存国朝却无由得江南管辖而归开封府治下则金人之计得售。不可大意啊!”

    “陛下。此话极是有理不若国朝亦传河北令河北义民尽归国朝治下如此方得长久!”

    “陛下此事万万行不得!----金人既将河北宋民归于靖康帝治下便有平乱息讼之意其兵马固难筹措。但江淮间犹有重兵。若河北宋民南渡立时便起边衅。非同小可啊!”

    “陛下不若选贤能之臣委以河北治事而佐杨相治河东如此既将河北民心稍作安抚又不至与金人作乱之由徐诏河北宋民径赴河东岂不两全?”

    赵构在朝堂之上心乱如麻听得这许多建议哪里能够理得出头绪来听到此处忽然惊醒过来忙问道:“众卿看此计行得否?不须多着人马只须一二干才往泽州枢密行府公干便召河北宋民归于河东治下日后徐图恢复此计所失最小众卿以为何如?”

    说到此处众臣不再汹汹然相争了都明白过来赵构不过是争个面子晓得赵桓不可能南下与自己争帝位金人也不可能就此挑起南北之争但若能选择一二能吏往河北治宋民则于上于下皆可应付过去也不致坐视金人诡计得售大宋自河而分南北朝了!

    但说到这计策最核心处便须有人往河北杨再兴处投效。

    临安山柔水软风光无限纵然“暖风熏得游人醉”也极少有人会“直把杭州作泽州”毕竟那边是抗金第一线所在前番刘北上往来俱有人护送犹经多少风险如今再令人去有几人愿意出这个头?

    “臣保举荆南府刘知府!”

    “臣保举李显忠!”

    “臣保举----”

    一时之间聪明点地反应过来如果能够保举朝外之人绝对不会有人当场反对而自己却可以轻易避祸岂不两全其美当下朝野之间各个知名人士皆有人保举朝中喧闹不堪赵构心中暗骂:“劲风知节草这般都是墙头草哪个肯为大宋担当?!哼!”

    秦桧却听出蹊跷来这时却不与群臣相争待散朝之后径往垂拱殿面见赵构:“陛下臣倒有一人可以保举料来不在朝中诸臣所举之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