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许都。 内城荀氏府邸之中。 这一夜家宴。 荀彧和荀潇在其上,宴请了族中的亲朋,以告慰先祖,以庆贺天子东归。 同样也是庆贺荀氏逐步壮大,已然不是乱世刚起之时的没落家族。 光是为令君的荀彧,令尚书台之事,又得封列侯,这等成就已经超过了诸多先祖,更别是荀潇和荀攸了。 一门三英杰。 荀潇升任了五官中郎将,死士营可扩军,得封绥亭侯。 但是今夜,他却是最闷闷不乐的那一个。 “二叔,怎么不开心?” 荀攸凑过来敬酒。 这时候,其余的荀氏与外族亲朋都已经走得差不多了,是以他们三杰自然好商议。 荀彧不喝酒,所以此时已然还是很清醒,倒是荀潇已经有点脸色发红了。 他叹了口气,看向荀攸,叔侄俩眼神对视了片刻,荀潇发现这侄子的眼神,如今似乎出现了一点点变化。 以往那种蔑视之中带着些许期待的光芒已经不见了。 现在就是多了几分崇拜。 “公达,别喝了,再喝真的要玉玉了。” “二叔怎么还,不高兴呢?” 荀攸笑容僵硬了一下。 心里觉得离谱嘛,今日不该是高兴到豪气万丈吗? 如此年轻就可做五官中郎将,这官职倒不算什么,无非是从文官暂且转为武官,又在将军之下,但重要的是,将官籍从曹氏,转到了汉室。 这是荀氏所需要的。 而他荀攸,如今也有一二千石可做,但却不必赴任,只需要派遣官员,巡查数次,便可稳固当地。 但真正让荀攸觉得高兴的是,荀潇封侯了。 二十几的年岁,便可以封侯,这在荀氏的族谱之中可罕见,几乎就没有,他荀攸年过半百方得此位,已经足够高兴了。 乱世之中可以立足,甚至还能名扬一方,而荀潇封侯,更是值得大书特书。 前些年那些对荀氏极不看好之人,自然也会羡慕不已。 “唉,封侯非我愿。” 荀潇偷偷的看了一眼赵云。 无话可说! 乌鸡鲅鱼! “这叫什么话。” 荀攸愣了片刻。 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吐槽。 还非你愿,做个君侯不必以前当主簿好? 三年前的你,还是在帐门前泼水的一個小吏而已,如今却已经有亭侯之爵位,地位不可谓不遵崇! 麾下还有死士营二千八百余人! 个个都是龙精虎猛的好手。 整个许县的人,包括那些保皇派都要羡慕到头皮发麻了,还非你愿! “二叔过谦了,此次你暗中布兵,推动天子之事,已逐渐传开了,如今这名声比起什么月下斩貂蝉来说,要好得多。” 荀攸喝了一口,接着说道:“我荀氏被成为三杰,都是文官出身,唯有二叔你这中郎将沾点武官,此代表主公信任。” “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不可为武官,乃是不好带兵,叔叔已经得官吏擢升之信任,而二叔就不能再去领兵引军权。” “但是现在,天子在许都,天下必然文汇于此,我荀氏大放异彩的时机也就到了。” “二叔年纪尚轻,日后恐怕真正要辅佐的,乃是下一代。” “是昂公子。” 荀攸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荀潇和他对视着,心中也不由得感叹,这位老侄子的确很长远,一眼就看得明白这封侯拜将的目的所在。 五官中郎将和侯爵,都是让荀潇可以暂且离开曹氏,先行打入朝堂一派,日后他要面对的便是三公九卿那帮人。 其中的保皇派、汉室旧臣、士族推举的各个官吏多如牛毛,派系又复杂,曹操乃是想要他在此积累政绩,站稳脚跟。 等到大功可竟时,再进位,辅佐曹昂。 可惜曹昂…… 荀潇惋惜一叹,幽幽的道:“唉,卷入这等争夺之事,同样也极为危险。” “怎么会危险呢?!” 荀攸没看明白。 没有公子争啊!? 这争什么争?其余的公子掺在一起日后全部封公便是,但大位必然是昂公子的,他乃是长子,而且如今在军中已经颇有威望。 很明显这个位置让你积累镀金,日后好给曹昂公子去做左膀右臂,这为的是曹氏江山的长远日后! 这有什么不行!? “唉!” 荀潇懒得说,反正说了也不知道怎么和侄子解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