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是个安分守己的,娶过来之后,不给自己惹麻烦,也就可以了。 尽早地成了亲,再生个孩子,也就算是让母亲能心安了。 李远舟觉得,自己这辈子,也就是这样了。 现在辅佐皇上,将来再辅佐太子殿下,他这一辈子,似乎是早就被安排好了。 虽然是不大乐意,可是这种事情,岂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眼下,还是想着如何能让皇上放过他,少给他安排一些事情做吧。 这日,楚阳闲来无事,拉着霍瑶光的手就逛到了御园。 “怎么想起来带我来这里?” “不喜欢?” “怎么会?”霍瑶光笑道,“只是觉得你近来一直忙碌,按说,这个时辰,你应该正在勤政殿里翻阅公文呢。” 楚阳摇头失笑,“你是在变相地骂我虐待臣子吗?” 这些日子,那些近臣可是真地得到了皇上极大的圣宠。 个个儿是早出晚归。 连午膳都是直接在宫里头用的。 只不过,就是操劳的事情有点儿多了。 皇上倒是闲下来了。 当然,也不至于闲到了特别无聊的地步。 也就是今天,才得空带着霍瑶光出来走一走。 突然,灵光乍现,“瑶光,你想不想出宫去看看?” “嗯?” “我们去京城的街道上走走,茶楼里坐坐,听听书,看看戏,不也是挺好的?” 霍瑶光点头,“的确是挺好的。” “那这样,我们现在就去?”说着,作势拉着霍瑶光就要走。 霍瑶光没动,“现在都什么时辰了?等你换好了衣裳再出门,天就快要黑了。还是明天吧。你觉得呢?” 楚阳一拍脑门儿,“可以,正好明天是休沐,我也可以不用早起了。” 一提到了这个早朝,楚阳就是一脑门的官司。 他以前是个闲散亲王的时候,没想着上早朝,也不需要。 所以天天都是可以睡到自然醒的。 没受过这份儿罪呀。 现在倒好,自己当了皇上了,反倒是成了一个劳碌命,简直就是不要太难受。 “瑶光,这个皇上真地是一点儿也不好。” “嗯?” “当皇上太累了,真不搞不懂那些人是怎么这么喜欢当皇上的。” 霍瑶光扑哧一笑,“你说呢?” 楚阳无奈地撇了撇嘴,“果然还是一个权字压人呀。罢了,这早朝的制度,朕早晚给它改了。”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 以前也没有觉得太难受,可是自打上次听了霍瑶光的分析之后,就更觉得这不是正常人过地日子。 简直就是太憋屈了。 身为帝王之尊,怎么可以还这么辛苦呢? 不应该是天天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吗? 所以,朝堂改革的事情,他势必要进行到底。 不为别的,就为自己! 其实,霍瑶光对于古代朝堂的制度,并没有什么太多的研究,所以不是很懂,只是大概地笼统地跟他提了一嘴。 可是楚阳何等聪明,立马就能抓住其中的关键因素了。 现在的朝堂基本上就是实行的丞相制。 丞相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那是相当地强势了。 现在的李相自然是无话可说,忠臣一个,而且还相当地有能力。 可问题是,若是下一任的丞相是个奸侫之辈呢? 再赶上了皇上是个昏君,那大夏岂非是要亡了? 所以,楚阳越发觉得,自己有责任将朝堂的制度改革进行到底。 当天晚上,又派小德子去了一趟相府,问问之前的有关朝会的章呈是不是拟出来了。 李相叹气,皇上这是真拿他当神仙使了。 不用睡觉的吗? 皇上的意思,他当然明白,是要组建内阁。 内阁成立以前,丞相拥有仅仅低于皇帝的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而成立内阁以后,则是等于把原来丞相拥有的决策权收回了,或者说是分散了。 因为内阁的成立,就意味着,皇上要把议政权分给内阁,行政权分给六部。同时,皇上还提出来,要明确地方上三司的职能,不能只是做个摆设,这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 当然,如此一来,内阁成员的地位,将大大高于六部的官员。 另外,全国大大小小的奏章,甚至老百姓给皇帝提出的建议,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最后决定如何处理,最后由六部校对下发。 如此一来,皇上就等于是广开了言路。 而且,因为有了内阁的存在,所以,皇上的工作量其实是大幅度地减小了。 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这个,其实是之前楚阳自己想出来,然后让李相加以完善的。 而皇上自然不可能批写所有的奏章,所以,这可能就需要有人来代笔了。 司礼监代笔的可能性不大。 因为宫里头的太监们,大都是被明令禁止读书写字的。 这是为了防止宦官作乱。 可是这若是每一本折子都由皇上来亲自批阅,又有些不太现实。 所以,李相仔细地琢磨了一下,或许可以由皇上再亲自提拔出一批内阁大学士,专门负责为皇上办理本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