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此一来,这工作量,可就等于是加大了。 所以,干脆,李相在楚阳的提议之下,再次加大了对于内阁的规范和定义。 于是,接下来,一连数日,李相、梁国公以及相府的一些幕僚,全都在忙碌着。 而李远舟和云容极二人也没闲着。 只要是被发现在府里,就被这两人给揪过来当苦力。 终于,在一个月后,李相将自以为已经极其完善的一套内阁制度及其构成都书写好了。 楚阳看着手上的东西,格外满意,“丞相果然是高材也!” 李相的嘴角抽搐了一下,这还得多谢你的逼迫呢。 这么多天,自己真地是快要累死了。 楚阳看了看厚重的条文,“来人,赐座。” 楚阳看了不过几页,“相爷,朕以为这内阁成员一事,当需仔细斟酌,倒也不一定非要拘于年龄,还是本事和才学最为重要。爱卿以为如何?” 话落,没听到动静,抬头,才发现李相已经歪在椅子上睡着了。 楚阳看看桌上的东西,再看看明显瘦了一大圈儿的李相,也是余心不忍了。 “来人,将椅子抬到偏殿,然后再慢慢地将相爷扶到榻上休息。” “是,皇上。” “内外大臣言官折奏则直达御前,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而具草以进,曰可,乃下。” 楚阳看到了这段文字,这是在制约内阁大臣。 避免他们干涉皇帝的决断。 楚阳点点头,李相到底是李相,终归是多年前的那位恩师,时至今日,心里想的,仍然是整个大夏。 “唉,可惜了,时至今日,朕都无法还你一个光明正大的身分。” 楚阳摇摇头,面有惋惜之色。 再翻,里面夹有一纸泛着黄色的纸笺。 “内阁只是执行皇帝意志的工具,而无大臣互讦宦官乱政之事发生,内阁大学士的职掌才能够正常发挥,功能有代阅章奏、票答、赞襄机务等数项。内阁意见在国家事务的决策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内阁成员之选择提拔,需谨慎而为。” 至此,楚阳大概也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项制度的改革,岂是那么容易的? 按着李相所写的这些条例及规章,内阁中的大臣,至少要有数十人,而其中能起到了一定决定作用的,也要在七人以上。 如此,才能真正地起到帮皇上分担政务,同时,又不会真地夺权的效果。 楚阳只是觉得内阁的成立,可以大大地减少皇帝的工作,却没有想过,若是有朝一日,这内阁的权势,一旦超越了皇帝,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所以,现在李相的这些策论,可以说是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既有人帮着他来分担这一切,可是同时,又不会威胁到皇权。 果然是相当周到。 李相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 “什么时辰了?” “相爷,您醒了。已经酉时了,皇上刚刚才走,皇上交待了,说是您醒了之后,让您在这里歇息片刻再回府,免得刚睡醒,再受了风,着了凉。” 李相闻言,倒是微不可查地笑了一下。 “烦请公公代为谢过皇上了。” “您客气。皇上还命人备了燕窝,马上就来,您还是用了燕窝之后,再走吧。” 李相点点头,“多谢皇上了。” 其实,小德子也觉得皇上对这位李相太过于倚重了。 若是换了别人上位,只怕第一时间就是要对付之前的这些老臣。 可是皇上不仅没有,还对相爷大为倚重。 这是认同相爷的能力,还是觉得相爷的人品高绝,所以,才会格外放心呢? 小德子或许是永远也想不通的。 当然,这于他而言,也并不重要。 内阁制度的正式推出,可以说是在朝堂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内阁为正一品衙门,位在六部之上。大学士‘位尊望重’,其职务首先是议政事,宣布纶音。 阁臣常在皇帝的左右,充当顾问。他们不但对答政事中的疑难问题,而且为皇帝办理公文,草拟谕旨。内阁所承办的公文有制、诏、诰、敕、题、奏、表、笺。内阁为丝纶重地,每日钦奉上谕,凡应发钞者,皆下于内阁。此外,内阁还负责记载纶音。 皇上将东侧的几处建筑专门拨为内阁使用。 其中,重臣基本上都居于文渊阁公干。 而内阁首辅,则是钦定了李相,次辅梁国公。除此之外,再添了两位内阁大臣。 除却这四位大臣之外,还有大学士、学士等一些文官入驻,专司负责一些文书之类的工作。 如此一来,内阁的成立,极大的程度上,将政务简化了。 同时,皇上宣布,自此之后,废早朝制度。 并且,皇上明确了各官员的公干时间。 早朝制度被废,直接改为了五天一次的朝会。 同时,每月还会有两次大朝会。 大朝会上,准许参与议政的大臣范围,得到了扩大。 如此,也算是皇上广开言路的另一条途径。 若是以为自此,楚阳对于政务的改革,就此打住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而直接让楚阳下定决心要整治吏治的根本原因,还得从一个月前提及。 也就是楚阳和霍瑶光二人商议好,微服出宫的那天。 帝后出宫,哪怕是微服,这身边的侍卫又怎么能少了? 可是偏偏,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人冲撞了皇后,这怎能不让楚阳觉得堵心? 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了。来一波月票红包吧,只为图个热闹!哈哈。 (本章完) 第(3/3)页